“吉林市共有10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119户46799人。目前,88个贫困村已退出,22907户3916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39%降至0.39%。今年计划21个贫困村退出,实现所有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计划脱贫5503人,剩余的贫困人口明年将全部脱贫。”

  10月15日,记者在吉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采访时收获这样一组让人振奋的数据。

  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这组数据,很容易得出两个结论:吉林市脱贫工作行动迅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的攻坚早有谋划,正在稳步推进。

  “小康”,这个代表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可爱名词,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度是多少吉林人不懈追求的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很多人发现小康其实就在身边,但依然有少数人不小心在幸福路上掉了队——于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一场名为“脱贫攻坚”的特别战役轰轰烈烈地打响。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重在找对路子、开好方子。

  一直以来,吉林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进行精准化推进,为脱贫攻坚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次次精心部署,一步步精准推进,是集结,是动员,更是如山倒的军令!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主党派和爱心人士、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智囊团”……各方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协同发力,同心同向的大扶贫格局迅速形成。通过几年的努力,昔日栽下的扶贫之树次第花开,如今已是硕果累累。

  推进脱贫产业转型提质 带贫益贫成效明显

  吉林市共有109个贫困村。最近三年,贫困村建设224个脱贫产业项目。项目发力,消灭了“集体收入空白村”,11个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超过20万元。

  攻坚路上,“携手脱贫”行动为贫困村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更是“见贤思齐”的希望。行动利用企业带动和金融支持,集中打造优势脱贫项目,以“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村”、“富裕村+金融+贫困村”、“公司+金融+贫困户”三种模式,形成强村带弱村、先富帮贫穷的攻坚合力。贫困村和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权益入股等方式参与“携手脱贫”行动,得到可持续收益,受益多渠道、多元化已经形成。

  “插花村”里,兴起的是“党群联建扶贫田”模式。吉林市积极探索“插花村”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磐石市创建了“党群联建扶贫田”新模式,并在全市推广——通过村党组织承租土地、引进龙头企业订单合作、组织党员义务献工,带领贫困户开展特色种植养殖,收益全部用于扶贫事业和贫困户分红。今年,建设“扶贫田”约720公顷,发展辣椒、中药材、果蔬、桑蚕等7大类种植养殖产业。

  摸着石头过河,脱贫产业在转型中努力寻求提升。吉林市制定下发了《吉林市扶贫产业转型提升方案》,加快实施“五个转型”:向企业带动转型,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角、乡村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广磐石市依托鑫达牧业、金刚山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经验;向合作社带动转型,推广永吉县兴隆村建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让贫困户变股东,让资产变资本,让资金变股金;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型,推广舒兰二合模式,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脱贫产业村;向全产业链条转型,推广发展舒兰的畜禽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永吉的果蔬保鲜→精深加工产品链和磐石的中药材种植→中介参与→加工转化产业链;向整县乡推进转型,发展整县带动型项目11个,整乡镇带动型项目67个,这些项目成为贫困户受益的重要依靠,脱贫产业实现“无中生有”“有中变大”“好中变强”。

  与此同时,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行动总结梳理吉林市包保帮扶的14种成型模式,依托各级包保部门和包保力量,以包保帮扶单位包销、行业部门帮销、龙头企业带销、线上线下直销、社会组织助销五种形式,开展消费扶贫,确保扶贫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上价。

  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设项目、流转土地、订单种养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光伏项目已成为吉林市普惠性项目,带动21213户贫困户,其中舒兰市富余容量“跨县区关联”5998户贫困户,使更多贫困户获得“飞来的红利”。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减贫成效全面夯实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穷也不能丢健康,再穷也要住得安全,吉林市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减贫成效全面夯实。

  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累计改造贫困乡村薄弱学校149所;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原则,

  制定教育扶贫专项方案,建立学校、村委会和家庭沟通机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县域内定点医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六个“全覆盖”和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两个100%。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五道防线”,看病“120”、服务“111”,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危房改造2618户;今年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危房改造计划正全力推进。

  饮水安全方面,已解决14421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今年计划解决1359户饮水安全问题,受惠贫困群众将达2479人。

  基础设施建设收尾达标 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三年来,吉林市所有贫困村办公室面积均达到了200平方米;完成安全饮水工程427处;新建农村水泥路666.56公里;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改造571千米,通讯基站172个。今年新建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1处;新建农村水泥路141.9公里;农村低压电网改造10千伏线路2.24千米、低压线路32.95千米;新建通讯基站14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网”。

  眼下已进入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看不见硝烟纷飞,听得清紧锣密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追小康的路上只有快马扬鞭:市委书记、市长开展党政领导遍访活动,直接到脱贫任务重的乡镇和“边远穷”贫困村现场解决问题;建立扶贫“联系指导点”帮扶机制,市级领导帮助今年计划退出的21个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市县两级部门、扶贫干部、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等各方力量夜以继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尽锐出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没有理由不相信,到2020年,我们一定能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会少!

  新时代的答卷,静候人民的评阅。

  来源:江城日报 记者 李伟洪 通讯员 王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