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细节重体验重环保

  用“家装式”精度“升级”道路

  两米宽的自行车道与人行步道平齐,下雨时可以向两侧树池和绿化带自然排水,凸显生态环保理念;方砖步道用上了石板,使用寿命更长……在改造中,我市始终遵循着一个原则——用“家装式”的精度“升级”道路。

  “走在人民大街上,国际化大都市的感觉扑面而来,石板材质提升了街路的档次,全线设置的盲道更加规范,沿线井盖印有体现长春文化特色的图案标识……”道路上每一个细节,都让市民孙国庆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铺装机动车道沥青路面49.32万平方米、自行车道沥青路面2.93万平方米、人行道石材14.55万平方米、立缘石砌筑11.55万米,如此大的面积,怎样保证质量和效果?“我们严格选队伍、严格选材、严格铺装。”市建委市政处处长刘宝学告诉记者,以石材为例,对角线尺差不能超过1毫米,长边尺差不能超过1.5毫米,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将约3000平方米的石材返厂,清退了15家施工队伍,对不达标的4处罩面强令返工,并对施工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这些看似“苛刻”的要求,实现了道路的完美呈现。

  在人民大街改造提升工程中,我市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记者在现场看到,慢行系统与各相交路口处均采用下卧式坡道,与路口衔接无高差,还合理设置了车止石,保证行人安全;全线人行道上均有盲道,在公交站点处增设盲道,让盲人出行更安全;通过在两侧支路为其预留车行口的方式,减小了沿街单位车辆对交通的冲击和影响;取消了占用人行系统的停车位,合理划分路权,提高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整体照度提高近60%

  点亮迷人夜色照亮幸福生活

  夜色中,从空中俯瞰长春,贯穿城市南北最亮丽的一条光带就是人民大街,一套套更新换代的路灯,重外观更重功能,整体照度提高近60%。

  “人民大街地下线路建于1997年,迄今已使用22年,超出了15~20年的平均使用年限。由于这条街是我市极为重要的街路,大规模、系统性线路改造不太好进行。”市路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从6月末起,他们对全线地下线路进行改造,并做出结构性预留,15~20年内路灯线路不用进行大面积调整和挖掘。

  “人民大街的夜真美啊!绚丽的灯光点亮了这里,一栋栋钢筋水泥大厦被赋予生命,用多彩曼妙的身姿跳起跃动的舞蹈,演绎出一幅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彩色画卷。”市民高芸笑着说。华灯初上,看得见的是大街两侧用各种灯光装点的高楼大厦及路面上闪耀的路灯、车灯,看不见的是市民工作一天后带着收获归家的笑容。

  高大繁茂的树木是人民大街一大景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照明。通过人民大街改造提升工程,人民大街照度比原来提高了近60%。安装中华灯482套,彰显中华文化传承和长春历史底蕴,还通过降低功率的节电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低碳降耗”;在两侧慢行系统安装景观灯727套,可对上方的树木空间、下方的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同时进行照明;安装中杆灯71套、高杆灯4套,提高了路口、广场的照度。与路灯配套的477套国旗、中国结已安装完毕。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抢时间且不影响交通,市路灯管理处白天打基础、穿线、配灯,晚十点至早六点上路立杆,在8月22日最终完成亮灯。

  来源:长春日报  记者 赵雪 杨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