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有哪些

  万立新:

  1、生物化学和内分泌因素。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2、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至3倍以上。

  3、产科及躯体疾病因素。产前心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手术等均会给产妇带来紧张和恐惧,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增强,诱发产后抑郁症;有躯体疾病,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4、社会心理因素。产妇的人格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一个女性从小女孩到恋爱、结婚、怀孕、生育、产褥、哺乳等特殊生理过程,如果忽视了保健工作和个人心理成长,就会使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病理变化。此外,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其他的社会心理因素还包括: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产后早期心绪不良、睡眠不足、照顾婴儿过于疲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婴儿性别和健康状况等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出现产后抑郁怎样应对和治疗

  万立新:基于对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及相应干预效果分析,有效预防、及时干预可减少孕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发生。轻度产后抑郁只需心理治疗即可;中度和重度产后抑郁则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药物治疗包括服用抗抑郁药、情感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激素治疗;同时还要配合心理干预,产后抑郁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沙盘心理技术、行为激活、人际关系疗法、短程动力治疗等,心理治疗往往是短期的,6—20次不等,多在10—12次;还可以辅以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光照疗法等。

  另可选择中医药治疗方式。产后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严重者可表现为“癔症”“狂症”。需对患者面诊辨证分型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应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调整治疗。

  产后抑郁不可怕 综合施治应对它

  万立新:忽视产后抑郁很可怕,但只要认真对待,用对方法,还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除上述临床治疗方法,还需要患者本人和亲属的密切配合,生活中辅以其他科学干预方法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大疗效。

  社会支持很重要,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可帮助预防或克服抑郁,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能帮助缓解一些重性抑郁障碍带来的痛苦;坚持锻炼很必要,规律锻炼可帮助应对抑郁,步行、慢跑、跳舞、瑜伽等运动方式,既可提高躯体战胜病痛的能力,还可减轻压力,改善睡眠;健康进食也需要,治疗期间均衡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食用蔬菜、水果、低脂肪蛋白的餐食,可提供好的营养,帮助抵消治疗的副作用。吸烟、饮酒可恶化抑郁,这是治疗期间要远离的破坏因素。

  防大于治 远离抑郁的好方法

  万立新:

  1、开展产前孕期保健。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密切关注产程进展,给产妇营造良好生产环境和身体状况;

  2、开展心理护理。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及时了解产妇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积极鼓励产妇,增强产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减轻产妇心理负担。产妇家人、丈夫应共同参与到关心、关怀和安抚产妇的工作中来,给产妇营造温馨的生活生产气氛和环境,指导产妇掌握消除不良情绪的放松疗法,提高产妇心理素质;

  3、重视产后护理。分娩后1周内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此阶段全面关注产妇身心变化,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对新生儿健康状况不良的产妇进行心理辅导,经常与产妇交流,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及时处理产妇和婴儿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这些方法都有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4、别忽视产前抑郁的发生。有研究发现,产前抑郁的发生率是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一半,一些贫穷国家和地区的产前抑郁发病率甚至高达26%。因此重视预防产前焦虑综合征和产前抑郁,对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意义重大。记者 宋育欣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