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孟淑丽坐在公交车上回首往事。 石天蛟 摄退休的孟淑丽坐在公交车上回首往事。 石天蛟 摄

  “祝你生日快乐!”27日,3路公交线路迎来了67岁生日,车队特地举办了一场生日会,一些退休老职工、老乘客纷纷赶来,吃蛋糕、唱生日歌。3路曾是市中心发往八里堡的唯一一条公交线路,见证了城市和公交事业的发展、进步。

  “3路作为长春最早开通的公交线路之一,从最初的9个站点到现在的19个站点,离不开老员工们的付出和乘客的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新员工了解线路历史,不断擦亮3路这张城市名片。”生日会现场,3路车队队长管庆明说。

  “愿3路越来越好,把每一位乘客平安送到目的地。”时隔14年,再次回到曾工作过的地方,今年74岁的尚士荣许下了对3路的期许。1974年,尚士荣到3路做维修工,修的最多的就是车窗玻璃,经常因为人多玻璃被挤碎,再有就是冬天经常拎着喷枪四处跑,天冷车一冻就打不着火,必须得用喷枪烤。“没有钥匙启动,得用摇把,也没有防冻液,得每天起早烧水往车里灌。”尚士荣感慨道,那时候不堵车,因为除了公交车,几乎看不到其它机动车,即便这样,从人民广场到八里堡,虽然只有9个站点,一趟跑下来也得半小时,“从人民广场发车过了东大桥,全是土路平房,车跑起来尘土飞扬,一圈跑下来车里全是土。但‘整洁车厢 环境温馨’一直是3路的传统,无论跑一圈下来多累,也要把车厢打扫干净,让乘客舒心乘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八里堡的居民节假日到市内逛街购物,多会选择乘坐3路车,当时3路车是到市内唯一的线路,每逢节假日和周末,车上的乘客真是人贴人,有时候司机要下车把乘客往车厢使劲推才能关上车门。”退休驾驶员孟淑丽说,冬天车厢内特别冷,像冰窖,到了夏天车厢里热得像蒸笼,工作服湿透是常事。闷热的车厢、汗湿的毛巾、滚烫的方向盘、工作服上一圈圈的汗渍……成为孟淑丽对那些夏天最深刻的记忆。1992年,3路车换上了远征牌大客车,孟淑丽率先在车厢内进行了“温馨车厢”布置,车厢顶布置拉花、座椅扶手包裹布条,还安放了医疗箱,这辆车还被公交集团评为“春城第一车”。

  从被爷爷抱着上车的孩子,到成为牵着孩子上车的父亲,3路车承载着一代代长春人成长的足迹与共同记忆。年逾七旬的乘客王富贵说,他从1966年开始乘坐3路车,他的孩子和孙子一家三代人都是3路车的常客,“那时真是‘挤公汽’,上班下班时车总是满的,每次看到售票员挤来挤去查票,都觉得他们好厉害。”如今,3路公交车有空调,车厢越来越舒适。

  “长春每天不一样,每一天都在进步和变美,公交人的服务也越来越好,市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管庆明说,3路车将坚持“温馨在车厢 服务无终点”的理念,用心用情打造出靓丽出彩的城市公交运营和服务,展示出长春“老线”的精气神和风采,助力城市更加文明。

  本报记者 袁 迪 本报通讯员 王鹤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