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4岁男宝淘淘(化名)的妈妈发现儿子左耳朵里有脏东西,赶紧拿挖耳勺给“掏耳屎”。不料,淘淘突然动了一下,妈妈再一看淘淘的左耳朵,发现耳朵里面流血了。

  淘淘妈妈以为只是不小心碰到了皮导致流血,耳朵可以自己长好,就没再管。“没想到第二天,孩子的耳朵里面往外流黄色脓液,我这一看着急了,就赶紧带着他赶到了长春市儿童医院。”

  到院后,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为淘淘做了检查,医生说,孩子的鼓膜上方有穿孔,还在往外流脓,最终孩子被诊断为外伤感染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

  确诊后,医生为淘淘进行了抗感染治疗,再配合洗耳朵、做理疗来促进感染吸收,避免影响听力。“如果反复化脓感染控制不住,会引起永久性穿孔,将来还得做鼓膜穿孔修补术。”耳鼻喉科副主任李莉萍说,经过一周治疗,淘淘康复出院了。

  “俗说的‘耳屎’我们叫做耳耵聍,其实很多家长都会纠结孩子耳道里的耵聍需不需要掏。”李莉萍介绍,耳耵聍其实是耳耵聍腺分泌物,对耳道及鼓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耳耵聍会随着吞咽、头位改变及下颌关节活动等动作,可以自行往外掉,一般情况下不用管。但如果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或引起外耳道炎,就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请医生给予处置了。”

  对于家长自行给孩子掏耳朵的行为,李莉萍并不建议。“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会经常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果家长给孩子掏耳朵,孩子有可能会模仿家长的样子,把一些异物放进耳道,引起耳道异物、耳道及鼓膜损伤或者感染。”

  此外,李莉萍表示,如果掏耳朵的用品不洁净,也可以引起外耳道炎,“还有一点不建议的原因是家长对耳道结构不了解,孩子年纪小、好动,掏耳朵时很容易损伤耳道及鼓膜,引起感染或听力损害”。李莉萍说,家长如果实在觉得孩子的耳朵里有问题,一定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别自行处理。平时将挖耳勺、棉签等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来源:长春晚报 记者: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