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武,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副主任。2月7日他随吉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执行救治任务。近日,记者与刚刚下夜班的林风武进行了电话连线。

  记者:您目前所在的疗区有多少我省的医护人员?

  林风武:我们是吉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整个队伍130人,这之前我们院里已经派出了一队人马,他们也在这个院区。按照防护要求,队员们要尽量避免离开医院之后的接触,所以我们跟他们的联系都是通过手机,目前为止还没有碰面。

  记者:您刚刚下班,能跟我们具体讲讲工作的情况吗?工作还顺利吗?

  林风武:总体来讲还是比较顺利的。上午,我们先换上防护服到病区去查房,了解病人有什么口服药需要开,如果病人病情有什么变化我们会及时做相应的调整。查完病房,需要脱掉防护服到清洁区再开医嘱,但为了简化程序节省时间,我们医疗组查完房后,通过对讲机,或者是通过里面的公共手机,把我们要调整的医嘱传达给清洁区的医生们,然后由清洁区的医生们下医嘱,这样能使医护人员配合得更好,效率更高。这是根据这里的情况做的调整,跟我们平时在院里的工作模式是不一样的。

  记者:您所在的这个院区,重症患者比较多,他们的情况怎么样,目前您所负责的疗区有没有治愈出院的患者?

  林风武:中法新城这个院区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院区之一,院区其他科室几乎都停止了正常的诊疗,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我们所在的疗区,是我们这支队伍到这之后整体新开的疗区,有一些同济医院的老师留下来帮助我们熟悉情况,现在我们对整个的工作程序已经完全熟悉了。疗区主要分两大组,重症组和呼吸组,我所在的是呼吸组,疗区共有48名病人。病人总体情况相对平稳,暂时还没有出院的,但是随着治疗的深入推进,过一段时间会陆续有治愈的病人出院。

  记者:目前这个疗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林风武:需要对新的工作环境有个适应过程吧。但随着治疗工作的不断开展,大家对电脑系统、开方、取药各方面的程序,仪器设备的配备都已经熟悉了。虽然我们团队是在同济医院这边工作,环境很陌生,但我们还有强大的大后方,院里领导对这里的工作非常关心和支持,前几天刚有一批物资运到,我们都很受鼓舞,对这里的工作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记者:您到武汉10多天了,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林风武:10多天来,印象比较深刻,或者感动的事还是蛮多的。武汉这边的天气是我始料未及的,非常冷,挺不适应的。领队知道了我们的情况,很快协调了电热毯,又调配了一些保暖内衣给我们送过来,让我们觉得特别温暖。还有就是在平时不太会在意的小物件,在这里都变得很珍贵了,甚至一把小小的水果刀对我们都是雪中送炭。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我们的医护人员,进隔离病房时护士们无畏坚定的眼神;下夜班的班车上辛苦一天的队员们各种各样的睡姿,都让我感觉到人间大爱。

  记者:看到患者的身体一天天的康复,是不是觉得很欣慰?

  林风武:是的。在长春的时候对武汉的情况有些了解,所以我们在询问患者病史的时候会尽量避免触及他们心里的敏感问题,因为不知道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说不定刚刚失去了亲人,只能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更有信心。查房的时候,时常听到患者跟我们说谢谢,即使隔着厚厚的防护服,我们也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信任、感激,让我们非常欣慰、自豪,也非常感动。

  记者: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您和队员们是怎么相互鼓劲儿打气的呢?

  林风武:我们这支队伍是因为疫情临时组建的,时间比较紧,很多队员之间并不熟悉。为了方便联系,领队建了一个微信群,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在群里只发一些跟工作有关的内容,随着逐渐了解,大家开始在群里发一些比较有趣的事儿,包括自己写的一些信啊,自己编辑的一些视频啊,生活也多了一些调剂,很多东西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也会给每名队员以鼓励和力量。我也写了一首小诗。《武汉春雪》:异域却同天,飞雪似故园。明月非两乡,同气枝相连!

  记者:您现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跟家人联系?

  林风武:很少发视频,一般都是发个微信、打个电话,跟家里报个平安就好,我们在这里不是一个队伍在战斗,我们有院里这个强大的后盾,所以也不需要家里太惦记。而且,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亲情和友情暂时可以先放一放,就像行军打仗一样,这样可以轻装上阵,家里人也非常理解。

  记者:想对家里人说点什么吗?

  林风武:向关心我们的吉林父老乡亲、关心我的亲朋好友们说声:谢谢!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李开宇)

  专题: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关注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

  专题:复工复产吉林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