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按照选择“小切口”、一领域一专项、一地域一方案的思路,督促有关职能部门于2020年8月至11月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

  开展幼儿园办园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幼儿园无证经营问题,将无证幼儿园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加大排查、整改、扶持、治理工作力度;重点整治幼儿园乱办班乱收费问题,营造学前教育公开公平公正良好发展环境和秩序;重点整治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不严格依标、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如期移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移交后办成营利性幼儿园等问题,为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接受良好学前教育提供支持保障。

  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利益输送问题专项整治

  深入清理群众身边的医疗行业乱象,重点整治民营医院各类违规违法执业,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和医生利用职务便利收受患者及家属“红包”或收取医药耗材企业“回扣”,医务人员假借学术会议、科研协作、学术支持、捐赠资助捞取好处等问题。

  开展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专项整治

  在医保经办方面,重点整治医保经办机构违规办理医保待遇、违规支付医保费用和医保经办人员“监守自盗”、“内外勾结”套取医疗保障基金等问题;在定点医疗方面,重点整治定点医疗机构挂床住院、诱导住院、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串换或套用药品耗材诊疗项目收费、盗刷医保卡及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在医疗产品零售方面,重点整治定点药店利用医保卡套现、诱导使用医保卡购买生活用品等违法违规问题。

  开展食品安全保障不力问题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中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重点整治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不落实问题,确保师生在校饮食安全;重点整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问题,清理保健食品行业;重点整治蔬菜、蛋类、肉类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私屠滥宰、滥用“瘦肉精”等问题,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用药、超标使用限用药物、非法使用有毒化学物质等行为,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因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导致农村饮水安全、电力维护、燃气供应、网络运行、道路管护、厕所改造等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管理使用和维修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农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等问题,有效推动农村水电气网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问题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农村集体资源低价发包、侵占强占、仗权发包、改变用途,公职人员非法参与、干预集体资源承包,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拖欠集体土地补偿费,违规支出集体资金;侵占强占、非法变卖和违规报废集体资产等问题。

  开展农村低保经办中“吃拿卡要”等问题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农村低保经办人员和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向群众索要好处、摊派费用,优亲厚友、滞留截留、虛报冒领、套取低保金以及低保动态管理不到位、低保信息公开不及时等问题。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专项整治

  重点整治符合条件且有意愿改造的贫困户没有纳入改造计划、擅自简化农村危房改造操作程序或不按规定程序操作,乡审核、县审批把关不严,竣工验收、村民评议、对象公示流于形式和弄虛作假等问题。

  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

  进一步畅通各类举报投诉渠道,健全欠薪联动惩戒机制,定期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黑名单”,及时移送恶意欠薪涉嫌犯罪案件。

  开展统计数据造假问题专项整治

  聚焦统计数据失真失实干扰决策判断、虚增群众获得感、透支党和政府公信力等突出问题,严格贯彻执行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推动落实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深入压实市县两级统计机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主体责任和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的工作职责,切实纠正和治理统计数据造假问题。

  (来源:城市晚报 全媒体记者: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