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发展肉牛产业历史悠久,民众养殖基础深厚。“十二五”末期,这项产业由于市场等方面原因一度走向低谷。“十三五”期间,桦甸市委、市政府积极策动肉牛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实施政策牵动、项目拉动、龙头带动、品牌驱动、市场推动发展战略,当地肉牛产业续写了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再度“牛”起来了。

  前不久,桦甸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董光辉晒出了一组当地肉牛产业发展数据:截至2020年底,该市肉牛养殖户16321户,肉牛饲养量达到15.4万头,其中存栏达到10.2万头,同比增长19.29%,低谷以来首次突破10万头。

  上述数据细化之后形成的是另两组数据:

  该市肉牛存栏10头以上养殖户2041户,存栏50头以上养殖户194户,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牛场16户。

  养殖规模较大的乡镇有3个,分别是二道甸子镇、八道河子镇、桦郊乡,存栏均在1万头以上;暖木村等23个村成为养牛专业村,存栏均在1000头以上。

  数据不会说谎。从中可以看出,桦甸市肉牛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是一个稳定的结构:金字塔。庞大的基座高高挺起塔尖,立于塔尖当可放眼俯视整体发展,当可前瞻未来进步。

  当奋斗的汗水浇灌出成功之花,当各类荣耀屡为锦上添花之际,桦甸的表现有欣喜、更有淡定:2019年,“桦甸黄牛”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被认定为“桦甸黄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金牛牧业打造的“桦牛”品牌商标被认定为吉林省著名商标,随着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不断攀升,桦甸区域肉牛品牌建设已走在了吉林地区前列,值得欣喜;

  2020年该市新生犊牛4.5万头,每头犊牛饲养8个月即可出售,扣除成本每头获利约1万元,仅此一项可助养殖户增收4.5亿元,户均增收2.77万元,值得欣喜;

  该市每年肉牛秸秆饲喂量约18万吨,秸秆变肉工程对秸秆禁烧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成为桦甸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阵地,值得欣喜!

  事业进步永无止境,所以更需要淡定。

  惟有淡定方不至于迷失方向。

  但见桦甸顶层的指挥棒从容挥动:

  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引领。2020年初,桦甸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桦甸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桦甸市2020年肉牛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按照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产业兴旺的总体要求,对肉牛产业发展和政策保障作出了总体设计和安排,力争到2024年该市肉牛饲养量达30万头,牛肉产量2.2万吨,实现产值22.6亿元。

  科学推动“三区”产业布局。根据现有养殖基础、资源条件、发展优势及潜力,初步建立肉牛养殖规模发展区、产能拓展区和综合产业园区“三区”产业格局。规模发展区,覆盖二道甸子镇等3个乡镇,着重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产能拓展区,覆盖红石砬子镇等6个乡镇,适度扩大规模发展;综合产业园区,依托金牛牧业标准化屠宰厂,建成集肉牛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及产品电子交易为一体的肉牛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企业。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养殖户集中规模化饲养、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养殖户育肥牛积极性。对饲养10头以上能繁母牛或20头以上育肥牛养殖户购牛贷款给予每户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对存栏100头以上能繁母牛或200头以上育肥牛规模养殖场给予每户10万元—60万元补助。

  强化政府征信贷款融资。2017年,桦甸市政府专门出资1000万元,匹配省级1000万元,建立2000万元“吉农牧贷”风险补偿基金专户,可放大8倍贷款额度,养殖贷款资金总额可达1.6亿元,政府风险补偿金作为保证金质押担保,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养牛农户贷款融资需求。

  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多年扶持,金牛牧业迅速成长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牛肉系列产品远销浙江、上海等地,企业品牌建设和示范带动发展作用明显。未来几年,力争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吉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

  在顶层的强力推动下,桦甸肉牛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效: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品牌牛肉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肉牛全产业链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国家级示范场,19个省级标准化规模场;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群众养殖积极性较高;“菜篮子”牛肉供应充足稳定,设置72个肉牛改良点,将原来体重400多公斤本地肉牛改良为现在体重650公斤以上优质西门塔尔肉牛,牛肉供给量大幅提升,2020年牛肉产量1.15万吨。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石洪宇 杨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