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那父母的教育就是画笔,出身医者世家的钟南山如此,出身贫寒农户家庭的李兰娟院士也如此。当年,李兰娟放弃28元固定工资的代课教师,而在农村做收入只有几块钱的“赤脚医生”,完全就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在李兰娟看来,虽然母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的人品却为自己树立了榜样。

  “她一直以来都是助人为乐的,帮助别人家都会尽心尽力的,自己苦一点也不计较的这么个人。而且非常勤劳,非常淳朴。”因为父亲去世早,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母亲。后来李兰娟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也有母亲一路的照顾。这些,也将在下一期李兰娟院士专访中讲述。

李兰娟李兰娟

  找准共和国英雄的人生剖面

  主持人曹可凡也是学医出身,今年一直在高度关注疫情的发展,《可凡倾听》已经做了四档疫情相关医者的访谈。“疫情严重时,我们请了瑞金医院的瞿介明教授以及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但他们纯粹是谈疫情防控,是以专家的身份;后来做了张文宏教授,则是疫情和个人都谈一些。”

  到这两期做两位院士,曹可凡则想找到大家比较少切入的角度,“疫情他们谈得很多了,我想了解他们医者担当、敢医敢言背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那种风骨的‘因’。”

  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大医学院) 读研究生时,曹可凡的导师是校长王一飞。而王一飞是钟南山在北京医学院的校友,当年留学英国时同一组留学生。“访谈前,我跟钟院士已经接触过几次,比如一起做中国医师公益大会的主持人,我一直没好意思跟他讲这层渊源,但心理上,我对他就特别有亲近感,”曹可凡说,“加上他不苟言笑的样子、说话的方式,跟我们父辈这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特别相像,我觉得不陌生,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人生当中,一定是有几个片段对他来说,影响是比较重要的。 ”

钟南山、曹可凡钟南山、曹可凡

  曹可凡还谈及了采访两位院士的幕后趣事。钟南山对待访谈,一如对待医学问题,“非常严谨,他要先看采访提纲,了解采访意图”;而李兰娟则非常随意,“爱怎么问就怎么问,当然我们也聊得非常好”。

  对访谈节目来说,无论是此前的张文宏,还是如今的钟南山、李兰娟,深度访谈资源都是很难拿到的,但曹可凡并未强调难度和成就感,他只说正因如此,栏目才非常珍惜这次机会。“钟南山、李兰娟,能成为全民偶像,跟大部分明星偶像是不一样的——大部分明星的成功是偶发的现象,而像钟南山,84岁的老人能成为所谓的‘网红’,绝非偶然。年轻人要追捧这样的偶像对吧?我觉得他们成为偶像,才是给社会树立了一个特别好的风气。”

  访谈这些“偶像”,曹可凡说自己总是“受教良多”。他曾问钟院士,“SARS期间你第一个认为这是病毒感染,而当时普遍认为是衣原体感染;新冠肺炎你又是第一位确认人传人的专家,跟很多人的判断是截然相反的,你会不会有压力?会不会怕说错了,影响自己的声誉?”但是,钟南山简单地回答:“我有压力,但我最大的压力,不在于我个人的名誉,我的压力是来自于病人的生命。因为你判断错了,是生与死的问题。”

  这句引起曹可凡高度共鸣的回答,播出后也让无数网友泪目,#钟南山谈疫情期间最大压力#迅速登上了热搜榜。

  曹可凡说,自己不愿意《可凡倾听》去形而上地正能量,“我希望通过梳理他们的人生经历去讲清楚我们提倡的,他的人生态度,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故事连缀而成的。当这些故事不断地被抛出,连缀之后就构成了他的人生长河。当看得出河流走向的时候,其实他的人生境界高低、事业宽窄,都很快能够看出来。”

  (澎湃新闻记者: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