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吉林|新闻|美食|时尚|旅游|城市|汽车|健康|读图|专题|同城|站点导航

|邮箱|注册

新浪吉林

延吉市乐享生态文明城惬意“深呼吸”

来源: 吉林日报 2014-06-12 09:25:23

  本报讯(王胜男记者张伟国赵乐)通过近些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延边州多数城市具备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条件。作为全国百强县的延吉市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和谐之路。

  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生态,延吉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更新科技水平升级传统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行绿色招商政策,为了保护环境可以“一票否决”,控制污染项目入境,推动发展民族食品产业园、IT产业园、人参产业园等生态特色园区。

  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如今,延吉市的专业农场有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5个。同时,在农村开展沼气、沼渣和沼液的综合利用,建立了“农—畜—沼”、“畜—沼—棚”的生态模式,现已建沼气池183座,发展循环农业。

  延吉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将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朝鲜族民俗园、阿里郎冰雪旅游节”等项目的开展,再以山水风光、边境风貌、美食风味为特色,综合开发生态旅游,提高旅游整体水平。去年实现旅游收入110.3亿元,同比增长24.9%。

  天蓝、水清、山绿是延边生态的基本特征,延吉市也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走的,消灭小烟囱,完成棚户区改造45万平方米,投资22.8亿元新建、扩建热源16座,投资3.41亿元更新改造陈旧供热管网273.1千米,投资2.2亿元撤并改造锅炉房213座,对非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分散燃煤锅炉和洗浴、餐饮等服务行业164台锅炉进行改造,天更蓝了!

  布尔哈通河上的5座拦河坝、延吉河21座生态坝及两岸湿地、绿化花掉了延吉市3.1亿元,10万吨、5万吨、千吨的水处理工程使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2%,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达100%,市辖的每个水源及备用水源每月都进行29项指标常规监测,水更清了!

  延吉市现已建设重点公益林近1.6万公顷、退耕还林870多公顷,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后形成农田生态屏障,通过郊区公路绿化,将城市绿地系统与郊区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了“点、线、面”组合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城市更绿了!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高标准,延吉市在规划环节上针对城市主要节点、主要街区及“两河”沿岸,从风格、色彩、民俗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突出整体视觉效果,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特色;建设环节上打造出口、街路、游园广场绿化精品,完成500余栋楼体及桥梁亮化精品;实施民俗街、欧式街、“两河”景观等美化精品。推进无物业小区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推进小街小巷改造、道路加固、供排水管网改造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推进以村屯绿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管理环节上加强生态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噪声的污染治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着力引进有实力的大型开发企业,新建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精品小区。

  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形成爱护自然的意识,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柱,延吉市一直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市已建成各级“绿色社区(小区)”25个、“绿色学校”20所,走在延边州“创绿”前列。

  去年,延吉市空气质量日均值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36天,“蓝天数”连续4年达到330天以上。全市4个镇全部进入省级卫生镇,三道湾镇进入国家级卫生镇行列,54个行政村全部获得延边州级卫生村荣誉,成为延边州第一个实现州级卫生村全覆盖的城市。

  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坚实社会基础,保护了环境就是保护了生产力。

  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在延吉市的GDP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IT、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支柱,布尔哈通河跻身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海兰湖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旅游业快速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了延吉市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分享到: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