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阿勒泰地区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大力支持下,紧密结合实际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全方位援疆并重,实现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2010~2015年,两省共安排规划内援疆资金13.36亿元(吉林省7.83亿元、黑龙江省5.53亿元)实施417个项目,同时,两省坚持用心、用情援疆,共落实规划外无偿援助资金物资6.62亿元(吉林省2.77亿元、黑龙江省3.85亿元),超额完成援疆任务。

  ◆民生工程惠及各族群众。目前,援疆资金补助“两居工程”建设4.66万户,建成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吉林村”和“长白山社区”,以及福海县“龙源社区”、富蕴县恰布拉定居村和青河县“龙江新村”等一批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安居定居新村,17万多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阿勒泰市“640”台地和青河县阿魏灌区牧民定居配套系列工程、龙江源工程(拜兴水库改扩建工程),以及阿勒泰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吉林“暖房子”)工程、青河县克孜赛水库至喀拉沃楞村公路、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定居兴牧整乡推进示范工程、乌伦古河大桥工程等一批基础配套工程顺利启动,4个县的防洪应急工程已投入使用,加快了地区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着重解决群众关切的文化、教育、医疗配套工程滞后问题,地区职教园区、阿肯艺术中心、哈萨克医医院、妇幼计生服务楼、阿勒泰市博物馆、富蕴县公共体育场二期、青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地区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心、哈巴河县人民医院、吉木乃县人民医院和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布尔津县广电新闻中心、吉木乃县社会福利中心、青河县第二小学、福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大庆广场、阔克阿尕什乡寄宿制学校和青河县综合培训中心、富蕴县民俗文化中心等项目已投入使用,地区血站设备及阿勒泰市、哈巴河县教育医疗设施已配备到位。对口援疆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地区基层公共服务的基础和能力明显提升,各族群众真切享受到对口援疆带来的巨大实惠。

  ◆产业援疆增强地区“造血功能”。产业援疆工作稳步推进,两省结合受援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特点和农业、牧业、旅游、哈医药材等优势产业,推动两地交流合作。一是帮助拓展产业援疆领域。每届东北亚博览会、中俄博览会(哈洽会)两省都给地区免费提供展位,向外推介阿勒泰资源特色、人文环境、旅游资源,组织召开阿勒泰地区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积极为产业援疆牵线搭桥。近年来,吉林省共组织省商会经贸代表团、吉林投资集团、东北袜业集团等30多家相关企业来阿勒泰考察;黑龙江省前方指挥部组织20多个省市黑龙江商会来阿勒泰举办“天山盟—新疆情”商业结盟活动,并成立了新疆黑龙江企业家联合会,动员更多企业家为受援地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拓展了受援地招商引资空间。两省分别促成了吉林省新能源、新吉国际贸易公司、北京天然集团、北大荒集团、垦丰种业、中航通飞、广东创流宝商贸公司等企业签约落地投产;两省科研院所和企业、部门支持实施的冷水鱼繁育、小浆果引育开发、奶牛品种改良、哈医药种植研发、哈萨克医药产品开发、蔬菜花卉种植、食用菌种植、寒地水稻种植、设施农业种植等项目示范引导效益明显,其中:吉林省把哈萨克医药产业纳入《吉林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已帮助完成1个口服方、4个制剂的研发,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黑龙江省帮助富蕴县可可托海景区成功申报国家5A级景区,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优势,积极支持阿勒泰地区每年举办冰雪文化旅游节,填补了受援地冬季冰雪旅游的空白;吉林省签署喀纳斯-长白山旅游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拓宽合作领域,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利用规划内援疆资金实施的35个产业富民项目已完工,增强了地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动力。二是帮助打造产业援疆平台。两省6个国家级开发区与地区6个园区建立结对关系,其中吉木乃边合区、福海工业园区和富蕴工业园区被冠名援建。目前,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偿援助300万元支持福海工业园区排污泵站建设;黑龙江省先后投入规划内援疆资金994万元支持富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规划内援疆资金630万元支持青河红柳沟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青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国家商务部批复工作;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吉木乃边合区先后援助3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选派7名干部支持边合区建设。黑龙江省投入30万元援疆资金支持阿勒泰地区编制《钢铁产业发展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谋划产业链延伸,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黑龙江省工信委组织省内铸造企业及钢铁专家赴对口建设的富蕴工业园区开展实地调研,谋划钢铁产业链延伸和下游产品加工项目洽谈;组织黑龙江省大兴南瓜生态公司、黑龙江金果农产品公司、哈尔滨华龙威公司考察福海工业园区、青河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南瓜子精细加工和沙棘木耳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哈萨克医药的研发和产业化经营、矿产资源勘查、石墨产业开发、阿依海国际滑雪场等项目正在积极运作中。

  ◆干部人才援疆为跨越式发展增添动力。几年来,积极利用援疆渠道“请进来、走出去”引智增智。目前,两省已选派642名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来阿勒泰工作,通过柔性引才主动增派1200余人次地区急需的规划编制、产业发展、社会管理、支医支教等计划外援疆干部人才。他们充分发挥岗位职能、桥梁纽带和传帮带作用,把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应用到本职工作,撰写调研报告400余篇,累计填补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空白400余项,开展大型义诊200余次,带培当地人员3万余人次,促进了地区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五年来,地区共选派178名党政干部赴两省挂职。截至目前,1159名未就业大学生、2770名县乡村干部、1082名科技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1359名初高中毕业生已在两省接受高水平培养培训,在各县(市)建设基层阵地62个,对50个边境村的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了硬件升级。两省每年开展“教育名师团”、“农业科技援疆行”上门送知识、送技术,为地区培养了一批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为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援疆内涵。2010年以来,两省对口援助市、省直系统与地区各县(市)、地直各部门交往日益频繁,无偿援助资金设备解决民生所需、支持抗灾自救、改善办公办学办医条件,开展青少年“手拉手”、“劳模援疆”、 书画展览等活动,增进了民族团结,实现两地一家亲。哈萨克大型民族歌舞诗《阿嘎加依》在两省成功演出。吉林省与地区共同制定了文化援疆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反映哈萨克民族团结题材的故事片《在那遥远的地方》已创作完成,今年将发行公映。由哈萨克民间小故事改编的52集汉、哈双语系列动漫影片已开始前期制作。编印出版了阿勒泰地区文化系列图书,在吉林省博物院举办了为期10天的阿勒泰地区书法摄影展,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免费提供1119集无地域限制的节目已在阿勒泰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黑龙江省电视台持续加强对地区电视台的支持,已援助地区140集电视剧和150部电影;积极支持地区建设数字图书馆,援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俗文化中心等项目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两省高校定向招录阿勒泰学生1946名,两地结成友好学校11对,松原—吉木乃教育辅助工程受益学生1404名,部分学校远程教学已经开通,让阿勒泰各县(市)中小学共同分享吉林省优质教学资源。吉林省20家医疗卫生单位与阿勒泰地区18家单位结成友好帮扶关系,实现吉林大学附属医院与“一市三县”人民医院、乡镇医院远程会诊,吉林大学附属一、二、三医院组成专家团开展“巡回义诊”活动,就诊人数达3000余次;吉林省卫计委计划外援建全国唯一的哈萨克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初步达到国家级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标准。黑龙江省规划外援助的地区医疗远程诊断系统项目已投入使用,实现地区人民医院、哈萨克医医院、受援三县人民医院与哈医大二院等三甲医院远程互联,形成全区域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极大地提高各医院诊治水平,眼科医院志愿援疆医疗队连续四年来为地区近500余名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援建的心血管病治疗中心填补了地区心脏介入诊断治疗的空白;同时,根据阿勒泰地区病症谱,筛选出15种地方常见病,编制汉语和哈萨克语两种文字的《阿勒泰地区常见病防治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给广大农牧民。吉林省总工会联合清华大学在地区举办MBA班,黑龙江省住建厅在地区举办2期建筑人才培训班,国土厅对全地区乡(镇)国土所长进行轮训,大庆市在清华、复旦大学为福海县培养14名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大学每年选派志愿者来阿勒泰实施研究生长期支教团项目。每年组织地区30~40名少年儿童学生到两省开展“少年儿童民族团结手拉手结对子融情教育”夏令营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此外,吉林省前方指挥部、黑龙江省前方指挥部连续在全体援疆干部人才中开展“激情援疆,勇于担当”和“明全局、干实事、作贡献” 主题实践活动,各位援疆干部人才视阿勒泰各族群众为亲人,在高效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资助贫困学生500余名,个人捐款总额超过百万元,在两地间架起了一座互助互爱的友谊桥梁,地区各族群众满怀感恩之情。(阿勒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