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可再生能源……”

  坚守绿色本底,厚植生态优势

  白城市市长李明伟自然对于白城如数家珍:“白城市在吉林省西北部,生态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

  “为啥说它生态地位重要呢?白城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所以在吉林省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中,白城市被定位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咱就从熟悉的丹顶鹤、白鹳说起,目前,全区野生动物种类有350种,而且还在逐年扩繁增大。白鹤每年3—4月份迁来吉林省,10—11月份飞到南方越冬。”

  近年来,白城把生态建设作为事关千秋万代的大事,打造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依托国家“十三五”172个重大水利项目之一的河湖连通工程,目前,白城域内124个水库泡塘全部连通,在瀚海大地形成了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络,呈现出“一水激活万水流”的新气象。同步实施草原治理、植树造林、湿地修复工程,统筹“水草林湿”治理,高质量系统性修复生态,“湿地鹤乡、生态白城”的美誉度全面提升。

  坚持深度融合,发展生态经济

  李明伟市长说,围绕“两山论”,我们坚持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定位,以生态修复为前提,以生态产业为支撑,推动了生态与经济深度融合。

  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白城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有机米、健康豆、生态鱼、精品肉”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农业资源禀赋,推动三产融合,努力建设“两都两基地”:国家杂粮杂豆之都、东方燕麦之都(“白城燕麦”是国家保护、世界公认的地理标志产品)和生态牧业基地、生态水产基地(“名特优”野生鱼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水产业融合发展试验)。

  二是发展生态工业。白城作为全国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东北唯一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目前风电装机383.5万千瓦、光伏装机136.5万千瓦,还有3000万千瓦容量有待开发(风电1600万千瓦、光伏1379万千瓦),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按照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白城定位为建设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重点打造“双谷双基地”(中国北方氢谷、中国北方云谷和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基地)。白城被国家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授予“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按照以云计算中心为主体和数据灾备基地、数据产业基地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格局,着力发展大数据企业和灾备企业集群。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树立“大旅游观”,着力实现生态与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白城找准看点、挖掘亮点,打造湿地生态游、草原风光游、冰雪运动游、历史文化游、乡村休闲游、军事体验游“六大品牌”。白城河湖草原相映,国际湿地向海、莫莫格面积都超过10万公顷。白城历史文化悠久,城四家子古城曾是4位大辽皇帝行宫。白城融入省域旅游“大环线”,按照吉林西部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布局,以嫩江湾、月亮泡、莫莫格、查干浩特、向海等15个精品景区为依托,构建白城“一线十五点”旅游线路,与吉林东部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相互融通、紧密呼应,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吉林省内和省际旅游主干线。探索新业态,链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嵌入文化、康养、物流等元素,发展旅游+民宿、旅游+康养、旅游+采摘、旅游+电商等新业态。积极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和技术手段,讲好白城故事,吸引旅客聚集、消费聚集、人气聚集。

  打造北方氢谷,市长推介氢能项目

  李明伟市长说,白城市委托中国工程院等高端智库,编制了《白城市新能源与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技术路线,力争到2035年建成百万吨级“氢田”,构建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和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发展全产业链。

  “白城模式”从生产到应用,全链条都是零排放、污染、低消耗,完全符合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导向,得到国内顶尖院士专家和产业同行的高度认可。

  去年以来,白城成功举办了“氢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组建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先后与一汽解放、佛吉亚、长春旭阳等企业集团签署了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生产战略协议,与国家电投吉电股份、中船重工718所、新疆金风科技、哈尔滨黎明气体等企业集团开展氢能“制储运用”前期工作。“白城-长春”氢能走廊、新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天然气掺氢示范等一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打造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去年,出色完成国家光伏领跑基地一期建设,获得国家奖励激励。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鲁固直流风电100万千瓦、风电平价上网95万千瓦、光伏领跑二期50万千瓦等项目。预计今年底,白城电力总装机将达到7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600万千瓦,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之城”。打造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基地。依托工业园区、开发区,正在加速培育发展绿色铸锻和高载能、碳纤维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制氢四大产业园,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培育新兴产业。

(来源:白城市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