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家的前提,家是幸福的源泉。从过去的平房、小院儿、筒子楼,到如今的暖气楼、封闭小区、电梯洋房……改革开放40年来,延边老百姓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的图画越来越美。

       12月15日,天气寒冷,但延吉市万达华府赵启成家却温暖如春。“40年,‘家’的变化太大了!”今年58岁的赵启成翻开家中一本本相册, 几代人在每一次翻页中刷新着模样。

       相册中,一张两间小瓦房的黑白照片,将时光倒回上世纪70年代。四十年前,延吉市街道两旁几乎都是老式的土坯房和瓦房,人们穿的衣服有几个补丁是很平常的事儿。 赵启成告诉记者,他家里兄弟姐妹7个,小时候日子过得很难。作为长子长女,他和大姐早早辍学挣钱养家。“当时,一家十几口人住在三、四十平方米的两间小瓦房里,夏天潮,冬天冷,最担心的是煤烟中毒。”

       1982年,赵启成拿出全部积蓄将邻居家的老房子买下来,与自家的房子一起拆除,盖了新房。赵启成说,三个月时间,新家终于建成了,还装上了土暖气。那段时间,因为居住环境改善,他们一家人着实兴奋了很久。

       1984年,赵启成进入延吉市玻璃厂工作。当时城镇职工享受低租金福利分房制度,房子产权归单位,职工支付租金。为了工作方便,赵启成和刚结婚的妻子搬入了单位职工宿舍楼。“房子的户型非常简单,就是筒子楼,一条长长的走廊串连着多个单独的房间,每户只有一个居室,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做饭就在屋里,上厕所需要去附近的公共厕所。”赵启成说, 两个人住的面积10多平方米,现在看来很小,但在当时已让他们幸福的“找不到北”了。

       赵启成说,改革开放之初,延吉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就三五平方米,全市一大半居民缺房。1990年以前,职工家庭三代人挤在一间二三十平方米房子里的情况很普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许多单位推行公房出售,一些单位集资建房,各地逐步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这让很多人有了选择住在哪里、住多大房子的自由。1996年,历经下岗再就业且走南闯北多年的赵启成回到延吉,与妻子以每平方米1000多元的价格,在延吉市艺术剧场附近购买一处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这是他第一套私产。

       翻看赵启成家的相册,与80年代照片中家具陈设的简陋单调相比,90年代的家庭生活照中,多了很多“大件”。一张7寸彩色照片被单独放在了一页,照片上全家人围着新买的21英寸彩色电视机笑容灿烂。“买彩电,是家里的大事,当时花了2500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族大半年的工资。”赵启成说,不仅电视升级了,家里的家具、家电也陆续“鸟枪换炮”。在一张摄于1998年的照片里,赵启成坐在家里新买的办公桌前认真地画着图纸,一旁的“大哥大”格外抢镜。

       2017年,赵启成与女儿两家人一起搬进现在的小区。他和妻子徐秀兰住三居室,隔壁就是女儿家。这次搬新居,两套房从装修设计到家具家电的选购,赵启成都交给了女儿女婿。“过去20年房地产和相关行业发展太快,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知识面广、做事效率高,我该‘让贤’了。”

       赵启成的“让贤”根源来自于市民从“居住需求”向“舒适需求”的转变。当下,百姓对家的要求,已不仅要住房面积够大,更要智能、环保、安全。40年里,住宅承载的功能在变化,智能、环保、安全、舒适成为家最重要的“属性”。

   “想想40年前的住房条件,我觉得现在特幸福。” 赵启成说,现在家中老人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儿女晚辈四世同堂,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本报记者 李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