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出行的巨变,在王翠兰的脑海里留下一段段深刻的记忆。回顾着交通出行方式的发展变迁,和龙市文化街道文慧社区75岁的王翠兰分享起她的故事。

    “从前,去哪儿都只能靠双脚。我刚结婚那会,每月去领粮食,都是头上顶着粮,背上背着娃,多远都得走。每天上班趁着午休,我都要一路小跑赶回家,一边喂孩子,一边吃饭。孩子吃饱了,我放下碗筷又要出门。”王翠兰回忆说,那时午休一个多小时,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路上。

       30多年前的一天,王翠兰的母亲生病了,她急忙到路边截车。“当时,路上没什么车,等了好久没拦住一辆车,我急得要命。好在后来遇到了一个赶马车的熟人,听说我母亲病了,用木板马车把我们送到医院。”王翠兰说,当时她家住在和龙市火车站附近,从家到市里步行需要半个多小时。这路程如果放到现在,打车只需要5分钟。

       后来,王翠兰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特别不好买,好不容易托人才买上一辆。我记得那是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全家人老少都喜欢,抢着骑。买了自行车以后,出行方便多了,去哪儿都快,家里买米、买面再也不用背着、顶着了。”王翠兰感慨道,那时候自行车是“结婚三大件”之一,谁家有辆自行车珍惜得不得了。后来,大家都有了自行车,出行省时省力,很是方便。

       上世纪90年代,王翠兰第一次坐火车去长春看望小儿子。“那时候没有直达火车,我先从和龙市坐2个多小时的汽车到延吉市,再坐火车到长春市。火车票不太好买,站台上也特别挤,在火车上要坐10个多小时的硬座,累得腰酸背痛。哪儿像现在,我到长春乘坐高铁,只需要2个多小时就到了。”

       说起这些年来交通出行的变化,王翠兰滔滔不绝。“想当初,自行车还是个稀罕物呢,一眨眼间,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我现在出门,都是孙子车接车送,周末一家人还开车出去玩,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路宽了,车快了,距离仿佛变近了。马车、自行车、火车和轿车组成了王慧兰对出行的记忆,也见证了交通从费时、费力到便捷舒适的变化。“短短四十年,不仅交通工具在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和体验更是有了巨大改变。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受益者,我很荣幸能赶上这个好时候,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王翠兰说。

本报记者 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