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砖瓦平房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条条泥泞土路变成了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一幕幕杂草丛生景象变成了美不胜收的游园广场……改革开放的如椽巨笔描绘着珲春的美景。

  昔日,珲春市区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如今,珲春城区达35平方公里。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嘹亮吹响,珲春旧貌换新颜,一座宜居宜业的国际活力城市已雏形初显。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珲春,在谋求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将自身定位为东北亚区域最具魅力的几何中心,对中心城区施以浓墨重彩,大胆提出——把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工业产业区、把老城区作为生活居住区、把珲春中心向东部延伸、把城市周边村庄划入市区建设规划。按照这样的布局,着力构建沿珲春河伸展的、宽阔的“生态宜居走廊”。

  1988~2000年,珲春市开工项目为763项,总建筑面积为256.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146732万元;2001~2005年,珲春市持续加大对城市基础公用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拓宽城市道路、基本消灭城区砂石土路,并加快“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全面完成了对老城区森林山大路以西的城市改造和河南街新区的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珲春市按照建设国际化窗口城市和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总体思路,修编完成了《珲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老城区1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采取“东扩、南延、西优、北控”的方式,科学有序地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并规划到2030年城市用地规模达到6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65万人的城市格局。

  四十年来,珲春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及农村危房改造。投资36.6亿元,基本消灭城中村和郊区各类棚户区20921套,共计159万平方米,6万多人从中受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暖房子工程)427.39万平方米。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4326套,近6000户家庭从中受益……一项项惠民政策、惠民举措夯实了民生的幸福之基。

  改革开放四十年,珲春的城市道路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当时还是珲春县的旧城街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旧城的主路(今龙源街),路面窄且弯曲,东西走向。另一条为后街,也是东西走向,即今迎春街;再一条称城北洋大道,即今珲春街;还有几条巷路,构成旧城主要街路。1987年开始,在龙源街、文化路、二小北侧迎春街和珲春街四段兴修油渣路面,全年完成总长7公里。全城已有大小街路数条,大致分为9街12路。

  1988年,珲春市开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逐年对珲春市区的主要街路和大部分支干道及市区至各乡镇的主要道路修筑混凝土路面。1990年,珲春市开始了一场以修路、治城、改貌为重点的“脱靴、换鞋”打翻身仗的的城市建设战役。到2005年底,珲春市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总里程为229.68公里,道路总面积292.9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8万平方米。市区内主次干路按规划全部竣工,珲春市城区道路全部告别了泥土路,一个路面平坦宽阔,两旁绿树掩映的全新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特别是近年来,又完成了森林山路北段、河南街、沿河街等新建改造工程,巷道建设和硬覆盖工作成效显著,森林山大桥、珲春大桥建成通车,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夜幕降临,珲春大桥华灯闪烁,与桥下流动的珲春河水相得益彰;珲春河两岸莺飞草长、绿树环绕,大大小小的主题游园各具特色,南岸的“珲春眼”摩天轮耸立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珲春以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全力打造魅力珲春。

  开发开放以来,珲春坚持走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之路,不断增加主城区绿地面积。启动实施了城区大环境绿化工程,重点在各主次干道和巷道实施绿化,城市绿地面积逐年扩大。以珲春河作为城市风光的主轴,借景创意,对周围风光带上一系列的建筑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梳理,与自然山水相互融合。并借助龙源公园改造,将车大人沟河水体与公园自然融合,形成园中有水、水中有园的优美景象。与此同时,自珲春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对街道、广场、空地等进行全方位绿化,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施工,提高了城市绿化品味。

  近年来,珲春市实施了“见缝插绿”等增绿工程,开展了住宅小区、单位庭院绿化美化,初步形成了“树在城中、城在绿中”的人居生态景观和“三季有花、四季见绿”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绿化格局。此外,强化游园广场维护管理,高标准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新增绿地近21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9平方米,居全省前列。2016年,珲春市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截至2017年末,珲春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51%,绿地率达31.22%,人均公园绿地达11.56平方米。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珲春市不断加大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公用事业服务保障,解决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载体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珲春市现有净水厂1座,2014年末投入使用,一期设计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吨,计划2018年完成水厂二期工程后,净水厂制水能力将达到10万立方米/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8%。同时,加快城市治污设施建设,仅2016年6月至2017年末珲春市污水厂就累计处理污水总量6398.4万吨。并创新运用PPP模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管廊工程开工率居全省首位,PPP成功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回眸四十年,珲春城市建设成就斐然;展望未来,崛起的珲春美不胜收。随着开发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年轻的口岸新城——珲春,正信心满怀地向生态宜居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化窗口城市大步迈进。

  (来源:珲春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