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吉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抓好粮食收购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吉林省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疫情对农民卖粮带来的影响?

  张卿槐: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粮食市场形势下,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既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重农抓粮积极性,又有利于保障粮食市场稳定、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多地采取静态防控措施,各地粮食购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从全年收购进度看,疫情对全省粮食收购的影响是有限的。2021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807.8亿斤的历史最高水平,为保证农民粮食应卖尽收,我们多方施策加大收购力度,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截至3月11日,全省已累计收购新粮595.7亿斤,同比增加172亿斤,占全省商品量比例80%以上。剩余的近2成余粮,主要是部分农民准备观市择机售粮。据测算,目前农民待售余粮近90亿斤。

  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疫情对农民售粮的影响,我们指导实现社会面清零地区的相关企业,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恢复粮食收购业务。按照省政府4月20日下发的《加快粮食行业复工复产全力开展粮食购销业务工作方案》要求,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要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一是推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要求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主动对接粮食企业,了解困难,帮助做好人员、资金和设施设备等准备工作,指导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确保符合条件的粮食收储企业立即挂牌收购,切实做到应开尽开,满足农民售粮需求。据调度,截至4月27日,全省已有962户企业挂牌,日均收购量近2亿斤,达到常年同期水平。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24小时服务热线机制,随时协调和解决涉粮企业员工返岗复工、粮食经纪人开展经营活动以及粮食企业购销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三是协调落实省内粮食运输保障。积极与省交通运输厅协调对接,明确粮食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渠道和流程,确保省内跨地区粮食物流通道畅通。四是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及时调整粮食市场监测频次,将粮食收购进度、农民余粮数量等信息监测,由5日一次调整为每日一次,并及时做好分析研判。五是指导农户科学储粮。目前,农民手中余粮全部采取立体储粮,我们要求各地做好庭院储粮质量监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做好安全储粮的宣传指导,确保庭院储粮安全。

  人民日报:长吉两市4月28日开始逐步解除社会管控,广大市民都非常的高兴,我们在网上也关注到许多表示要欢聚一下的留言。但是这也难免让人担心,人员聚集的情况会不会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风险?如何防范?

  何英华:

  “不聚集”,这是防范新冠病毒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全球疫情仍然处于流行高峰,目前流行的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超强传染性与隐匿性,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从近期国内出现的疫情情况来看,主要特征具有明显聚集性,亲友聚集感染,聚餐聚会传染,多起“链式”传播的关键节点,都是由于感染者曾经频繁外出与朋友聚餐导致了病毒的进一步蔓延。动态防控,动态清零,精髓尽在一个“动”字,意味着任何时候不能麻痹大意。长吉两市4月28日开始逐步解除社会管控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好事,但国内不断增长的疫情数据告诉我们,疫情还未远离,社会管控解除,但是人们的防控意识不能降。一定要深刻汲取发生聚集性疫情反弹的教训,坚决摒弃麻痹、松懈、侥幸心理,坚决遏制疫情反弹扩散,决不让前一阶段付出艰辛努力取得的抗疫成果前功尽弃、毁于一旦。要做到“解封不解防”,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除采购必要生活用品外,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场所。这既是疾控部门的提醒,也是公众应有的意识、应尽的责任、应扛的担当。大家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自觉履行防疫责任。务必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少聚集、用公筷、两米线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只有人人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才能共同搭建隔绝病毒的屏障。

  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省医药企业比较多,省药监局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受疫情影响注册许可超期等问题?

  李忠山:

  前期我们进行了调研摸底,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解决注册许可超期问题。

  一是延长注册生产许可期限。对疫情期间,省药监局审批的药品医疗器械许可证、注册证(含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机构配置制剂许可证;药品批发、零售连锁总部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机构制剂注册证)到期未能及时申请重发、换发、延续注册申报、再注册申报的,其证书有效期顺延至疫情解除后60日,企业应在疫情解除后30日内提出申请。

  二是延长登记事项变更申报期限。对疫情封控期间,省局审批的“两品一械”许可证、注册证等相关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又不能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的,延期至疫情解除之后30日内办理。

  三是延长化妆品许可使用期限。在疫情防控期间,化妆品生产许可因检验报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超过规定期限等原因导致无法变更或延续的,可延期使用至疫情管控解除后60日。企业应在延期届满前补充提交有效检验报告和健康证明等材料。

  香港商报:据了解,疫情给全省粮食外运带来影响,下一步,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张卿槐:

  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新产粮食每年销往省外300亿斤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的外销产品折合原粮170亿斤以上,两项合计,吉林省每年销往阜外粮食500亿斤左右,为全国粮食安全和总量平衡做出吉林贡献。受疫情影响,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粮食跨省流通处于停滞状态。为全力打通粮食跨省物流通道,解决企业发运需求,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加强组织调度,搞好沟通衔接,着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一方面,打通公路外运通道。建立相邻区域衔接沟通工作机制,推动解决跨省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畅通铁路运输通道。与省工信厅、铁路部门建立每日会商机制,要求各地自4月20日起按日调度企业急待发运数量、计划,由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粮食外运需求清单目录提供给省工信厅及铁路部门,共同为企业提供铁路运力保障,确保外销粮食及时发运。4月20日至27日,已累计发运企业急待销售粮食9.74万吨,其中,铁路7.26万吨,公路2.48万吨,粮食外运通道畅通。

  科技日报:为应对疫情影响,省药监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大对医药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李忠山:

  省药监局在严格保障药械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急企业之所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和水平,最大限度优化和简化行政许可事项办理各环节流程,加快审评审批进度,尽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以药品生产许可检查为例,一是对企业在同一时间申请的不同类型的现场检查实施并联审评审批的方式,例如,对于首次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省局可采取药品生产许可检查、GMP符合性检查、药品注册核查等“二合一”或“三合一”的审查方式,集中各部门同批次处理,最大程度压缩检查时限。二是对于省局检查员因疫情原因不能到企业所在地开展现场检查的,可通过委托当在地检查分局根据省局批准的检查方案开展现场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报告可临时采取电子传输的方式以提高效率,省局将根据检查分局的意见认真研判作出最终结论。三是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指导,实行“早期介入、专人负责、一企一策”的方式,建立沟通交流、贴身服务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许可申请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吉林日报:随着有序恢复正常诊疗秩序,医院也将面临群众就医的高峰,请问公众前往医院就医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何英华:

  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公众前往医院就医看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务必提前预约。按需选择就近医院,提前进行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提前了解就诊流程,熟悉医院科室布局,按时间段就医。就医完成后尽快离开,以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二是佩戴好口罩。病人和陪同人员就医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三是积极配合当地相关防控措施。如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体温等。到医院时,病人及陪同人员应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行程码,以减少等候时间。年长者就医时,如无智能手机,可由陪同家属代为办理健康码等。四是勤洗手。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如果触摸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回家后也要注意洗手。五是咳嗽时遮住口鼻。咳嗽时应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用手部、肘部遮住口鼻。六是保持距离。在候诊和排队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尽量选择楼梯步行,若乘坐轿厢电梯,应分散乘坐,避免同梯人过多。进入诊室或治疗室时,尽量做到一医一患,陪同人员尽量不进入。七是有症状人员要主动就诊。如果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就诊人员,请及时、主动到就近的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就诊途中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