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东北的冬夜格外寒冷,没了太阳的依仗,片刀似的北风将下班归家的人们牢牢封在家中。晚上九十点钟,路上就早已看不到几个行人,这时一个单薄秀长的身影在雪地中显得格外明显,只见她三步并作两步快步地走着,脚踩着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帽子和口罩包围下的一双眉眼尽管结了一层白白的霜碴儿却掩饰不住这双眸子的锐利和坚毅,想到女儿和自己在电话中的约定“妈妈你今晚早点回来陪我吃顿晚饭好么?”,吉林省吉林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付勋干脆小跑起来,雪地里留下一串急促的脚印……

  “办哪类案子就要成为哪行的专家”

  “干一行钻一行,办哪类公益诉讼案子,你就得成为哪行的专家,否则你没法监督准确。”话语掷地有声,办起案来也绝不含糊,这是付勋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五年来一向的工作作风。

  两年前,经群众举报,吉林市某采石场多年在未制定矿山地质修复方案并到期关闭的情况下,采矿权人闭矿后对本应恢复治理的3万多平方米的土地未依法进行修复治理,致使生态环境受侵害状态始终持续。

  “这是个新类型的案件,案件要想办得好,调查取证就得做细,必须实地走下去,才能保证监督的精准性”,付勋与基层院办案人夏天顶着烈日跋山涉水地来到了矿山开采现场实地踏查,发现当地大面积地质环境已经破坏得面目全非,在走访附近村民时又意外发现了一个不掌握的案件情节,被监督的矿山旁还有另外一个正在开采的矿山。付勋提出:“环境保护不容半点马虎,这个案件还有没查清楚的地方,必须回去与国土部门沟通进一步厘清两个矿区的地质分界,确保被监督矿区的范围、面积和破坏程度”。

  “你怎么又来了?材料还不够么?”最初国土局对检察公益监督工作还不十分理解,往返国土局查询和调取材料也是一波三折,通过向国土部门调取大量矿山的原始资料,最终确定了矿山的精确情况、采矿权人的违法情况、国土部门未履职情况,法律法规规定情况并依法向国土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职,对矿山开展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以事要解决为目的,以钉钉子精神一钻到底”,这句话形容付勋不为过,她认为检察建议发出后,跟踪整改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她和基层院多次沟通国土部门,形成合力共促矿山治理工作,同时得到了国土局的理解与配合。国土部门经过科学论证提出并实施了有效利用资源从而扩大新矿区统一治理的“新资源统筹治理”的思路。这个新思路史无前例,监督依据是什么?成为了摆在付勋面前的难题,这愁坏了她,因为她是学法的,不是学地质的。

  锲而不舍,一钻到底。她下定决心要一探究竟,不能一听了之,从此她成了国土局的常客。今年5月,她来到区国土分局调取了近三年的行政处罚卷宗,逐一进行分类梳理,目的是了解国土局行政处罚情况。8月,她又从市国土局调取治理备用金票据、矿山治理措施和新老矿区档案,确认履职情况。10月,她找到国土局主管环境修复的负责人进行询问,了解新矿区设定的依据、矿产资源储量依据、二合一修复方案情况、出让程序合法性,调取了新矿区矿山资源修复方案、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所有论证手续和出让手续。

  看着付勋搬回办公室的半麻袋材料,同事们都开玩笑称她为土地专家,她笑着说:“我得研究研究,不能冤枉了‘好人’”。对于材料中专业问题不明白时,她谦虚地给区国土分局打电话:“修复方案我看了,有个地方有点看不明白,能否帮我联系一下评估单位,我去请教一下”。之后的几天里,她的桌子上铺满了各类地质图纸和方案数据,她翻遍了所有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学习矿山修复治理方面的规定和程序,目的是做到心中有数,找准问题所在,再继续求教。

  后来,她又带着半麻袋材料来到吉林省第二地质调查所找到地质专家,把这些日子的收集学习到的情况和自查法律法规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一一向专家进行咨询,最终确定了待修复矿区的资源可开采性的科学论断以及新矿区新治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她整理完所有案件审查情况,向部里和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终完成了一个检察建议的跟踪监督。最后她松了口气说:“起诉不是目的,问题解决才是目的,钉钉子不是一锤子的事,我们要对每一份检察建议负责到底”。

  付勋不但是办案能手,还是全省出了名的理论调研专家。近几年,她在最高检《检察调研与指导》、《方圆》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调研成果20余项,连续两年完成全省课题立项,获得“全省优秀成果奖”和“优秀课题领题人”的称号,并在《南北论坛》、《东北论坛》等国家级年会上获奖并代表发言,她作为全国公益诉讼实训中心的教官,主讲的公益诉讼课程被评为“全省精品课程”,被评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

  “做每件事情都要全力以赴”

  “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每个案件背后都体现着团队力量”,付勋一直这么说。一次她在翻阅报纸时发现有地区存在在网络外卖平台上销售的食品卫生不合格问题,这个线索引起了她的注意。当下流行的网络餐饮服务兴起,网络食品安全时刻关系到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自此,“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食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的号角在吉林市院吹响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每件事情都要全力以赴”,付勋常常这样警醒自己。为了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她和同事们攥指成拳,以划片包保的方式与基层院共同开展了“地毯式”的市场调查摸排工作。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背上背包、带上相机、手机和水壶,付勋和同事们一起走上大街小巷摸排案件线索。

  收集证据,逐一核实。付勋通过网上平台逐一检索“美团”“饿了么”的店铺名单,各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官们分头行动,逐一攻破。为了确定店铺的经营状态,收集到销售给不特定人群的证据,他们把自己打扮成顾客,对每一个店铺的购买销售和卫生资格情况进行实地逐一摸排。经过两个月的摸排,发现了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存在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多个违法经营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保障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付勋和同事们前往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信息核实确认,最终确认查出全市130家网络餐饮商户未在网络餐饮服务平台中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其中有107家商户在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经营,以上商户总计月销售总量高达24552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磋商在前,加强协作。在发出检察建议前,为了提高检察建议的精准性,付勋和同事们来到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了联席磋商会议,针对整治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食品安全交换了意见,该局表示接受并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

  “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是公益诉讼的目标。检察建议发出后,付勋和同事们没有就此停止工作的脚步,而是与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的部门召开座谈会,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约谈了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的东北区域负责团队,对网络外卖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整治的工作方向达成了共识。

  经过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净网行动”,严格落实入网审核责任,建立和规范网络服务平台整体运行程序,共对1512户无证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了下线处理,通过绿色通道监督整改入网商户达到许可条件办理许可829户。通过线上线下的同步整治,对不具许可条件或经整改仍达不到许可条件的经营者,全部进行清理,对580户无证入网经营者进行了强制退网处理,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有效防止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该检察建议还被吉林省检察院评为“全省公益诉讼优秀案例”。

  “我是一名党员,希望你能理解我”

  2020年初,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吉林市受疫情影响,行政、经济、文化等活动全部暂停。一大早,封闭在家的付勋接到了部门主任的电话:“分管检察长指示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开展‘医疗废物污染防控’监督工作,助力企业安全复工。”接到命令,付勋立刻准备出发,这时她的爱人变了脸色,指着疫情放假在家无人照看的三岁女儿激动地说:“现在外边多危险,不能去!”付勋看着无人照顾的孩子和无法理解她的爱人,心里一阵酸楚地说:“我是一名检察官,一名党员,这是我应该冲上去的时候,比起那些白衣天使我们能做的太少了,希望你和女儿能理解我”,说完,穿上防护服含着眼泪就走了。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公益诉讼的目的不仅是修复治理,还要防患于未然。疫情席卷江城大地,各大医院的医疗固体废物处理一旦发生二次污染,后果不堪设想。公益诉讼必须做在前面,付勋和同事们听到命令后立刻集结,下沉到各大社区和医院调查了解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发现医院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个别诊所未依法处理医疗垃圾、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等问题。

  “采取什么样的监督方式最为有效?”领导指示,必须以服务和稳定大局为前提进行监督,付勋开始埋头查阅,她兴致勃勃地拿着一份最高检刚刚发布的“法律风险提示函”递给了领导,经分管领导请示检察长,决定向吉林省固体废物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发出“法律风险提示函”。

  2020年3月11日,付勋和同事们一起走进了吉林省固废处理中心的固废处理车间,查看了运输传导、固体废物分类区、隔离区等设施,同时对企业员工提出了风险防控警示建议。针对该企业对医疗废物在收集、运输、分类、隔离处理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检察机关提出了详细的风险建议,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感谢检察院的提示和帮助,我们一定会制定和落实好风险防控方案,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这一公益诉讼的创新监督方式将风险防控做在前面,防患风险于未然,对促进民营企业安全运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和环境污染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被吉林省检察院作为全省首例创新工作经验予以推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路虽然充满荆棘和险阻,但公益之路就在脚下,付勋和吉林公益诉讼团队一直在路上,他们既是开拓者又是守卫者,守护着这座城,坚守着最初的信念。

  (来源:吉林检察 文字:牟莎莎 战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