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本土蜂种──中华蜂迎来采蜜丰年,进入10月,蜂蜜进入采收季,这是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蜂农王金贵、栾金芝夫妇采收自家的中华蜂蜜。记者宋晓林摄  今年,中国本土蜂种──中华蜂迎来采蜜丰年,进入10月,蜂蜜进入采收季,这是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蜂农王金贵、栾金芝夫妇采收自家的中华蜂蜜。记者宋晓林摄

  国庆节过后的一个上午,阳光照在通化县果松镇东明村西的一片山坡上,远处的山头枫叶火红,松柏翠绿,微风袭来,长白山的秋意在随风流淌。不过,村民王金贵无暇欣赏这动人的景色,他和妻子栾金芝在全神贯注地收割蜂蜜——躁动的蜂群围着蜂桶飞舞,虽然有蜂帽,但还有被蜇的可能。

  作为养蜂十几年的老资格蜂农,王金贵这些年专注于生产优质蜂蜜。他饲养的蜜蜂是中国本土品种中华蜂,在蜂农中间,绝大多数人饲养相对好管理的意大利蜂,像王金贵这样专心养中华蜂的不多。原因无他,中华蜂饲养成本高,一年只出几茬蜜,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到王金贵这里,他近乎偏激地只采一茬蜂蜜,他觉得这样从春酿到秋的蜜才算是真正的百花蜜,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

  因为专注品质,王金贵家的蜂蜜不愁卖,找他买蜜的多半是老客户。今年他家的蜂蜜迎来大丰收,采收蜂蜜1500斤,看到这么多蜜,王金贵心里十分高兴,这就是效益呀!

  不过,王金贵算不得纯粹的职业蜂农,他同时还在经营着贝母、红松、人参等产业项目。在他居住的那个山坡上,山上有林,林下有参,房前屋后有蜜蜂飞舞,山下有贝母园。精心发展多种经营的结果,是他能以相当稳定的收入来保证自己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你看我做的这个机器,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能分7个档。”指着院里的一台机器,王金贵颇为得意地说道。原来,他看到通化县四棚乡车岭背村的村民自己设计制造了一种起收贝母的机器,就琢磨着怎么改进。他自己动手制作的设备更为轻便,操作起来也更方便,他准备用这台机器来起收自家的贝母。“当然啦,我这也是看人家做了以后才琢磨自己做的。”王金贵这样解释。

  王金贵还自己动手制作过若干实用工具,其中包括一种人参地里专用的捕鼠器,只消放在老鼠拱出来的“隧道”里就行,百发百中。至于为什么不用这些精巧的设计来生产工业品换钱,或是申请专利,王金贵还真没想过,他觉得这些东西就是自己喜欢琢磨,做出来玩玩而已,当不得真。

  在安心做农民之前,王金贵曾经修过八年摩托车,这是他后来能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实用工具的基础。就拿加工蜂蜜来说,他家的蜂蜜太过稠密,不能用常规方法直接过滤杂质,他就自己制作了一种压榨设备,压榨过后再过滤出的蜂蜜,杂质少、纯度高。

  不过,最近几年王金贵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脱贫攻坚带来的红利。东明村曾是省级贫困村,不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甚至原本就不完备。王金贵居住的5组位于大罗圈河西岸,从前只有一座钢索吊桥,走人没问题,走车很难,连粮贩子到这里收粮时一斤都得少算几分钱,因为运输成本高呀。去年,一座钢筋水泥桥取代了老旧的吊桥,车进得来,货出得去,王金贵觉得,自己是沾了脱贫攻坚的光儿。

  “有人说扶贫和咱没关系,我说那不对,咱们得看大局。”说起脱贫攻坚这几年,王金贵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村里环境好了,贫困户的日子比原来强多了,好处都是乡亲们享受了,那就行呗。虽说自己不是贫困户,可遇到难处扶贫干部还帮他支招,这是他以前没想到的。

  “国家政策再好,自己不下力也不行呀!”唠完闲嗑儿,王金贵要去收拾蜂箱和地窖,为蜜蜂越冬做准备。

  这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普通农民,身影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格外健壮有力。

  (来源:通化日报 记者: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