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变化一天比一天大,我真得好好的,才能对得起扶贫工作队给我的帮助。”从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到重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家住柳河县红石镇四清村的贫困户张崇山对驻村干部充满了感激之情。

  一次意外使张崇山卧床不起、丧失劳动能力,加上独自一人,生活艰难,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驻村工作队用情暖心、用理感化,先为他翻修房屋,又带他做了伤残鉴定,申请到了低保,改变了他的生活现状。

  如今,四清村像张崇山一样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都通过政策兜底脱贫了。能啃下这块“硬骨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发展产业。

  5年前的四清村,村集体经济腰包清,村民致富的干劲轻,举目荒山,建设滞后。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第一书记王雨佳来到村里,成了村民致富的“主心骨”。

  村里路不通,大米、苹果等特产运不出去,贱卖还得求人来收购。看着“肉烂在锅里”,王雨佳坐不住了,回“娘家”——通化市交通运输局,要指标、协调资金,回村研究路线……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四清村至303国道的4.4公里村路正式建成。

  路通了,致富思路也通了。村民房利军的苹果种植园就在这条路边,借着修路的“东风”,苹果销量直线升高。为了做大这个产业,王雨佳带着工作队帮他成立合作社,持续吸纳村民参与种植管理,现在园子种植规模已达500亩。

  利用山区和丘陵较多、光照条件丰富的实际,四清村先后筹集资金132万元,上了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屋顶成了“聚宝盆”,阳光变成了“金子”。“我有心脏病,干不了重体力活,没想到自家房盖上一年就能带来3000元的收入。”贫困户石雨林笑得合不拢嘴。

  让他心里更美的是草莓大棚也赚到钱了。“传统农活我干不了,村里就给我们这些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村民找寻成熟省力的农副产业。这个草莓大棚种苗和种植技术由合作企业承担,结果后由企业统一回收。”石雨林说,他贷款建棚的钱早已赚回来了,没有资金的贫困户可以来大棚打工,一天也能赚到100元务工费。

  算上村里后来又建起的百亩蓝莓园,全村先后形成了苹果、草莓、蓝莓3个采摘园及四清村产业园区。果园的兴起,带动了村里发展采摘、旅游。在园区建设中,新建的600平方米恒温果窖,可储藏蔬菜、水果等60万斤,便于售卖反季果蔬,增加贫困户分红收入。

  同时,村里还发展种植蒲公英等其它药材共计220亩,新建近1300平方米的苹果采摘园停车场,利用网络平台把村里的玫瑰红苹果推向更大的市场。

  2019年,仅产业园区务工一项,全村村民全年累计收入就达50余万元。村里又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保洁员、政策宣讲员等7种公益岗位,每年年终进行考核、分红。这不仅产生了“造血”功能,还提升了村民的整体意识和文明素养,昔日压在他们头上的“穷帽”彻底甩开了。

  脱贫致富、乡风文明、和谐幸福、奔向小康……依靠产业“脱胎换骨”的四清村正阔步走向崭新的明天。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裴虹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