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安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培育黄菇娘种植产业,通过政策引领、合作社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科技支撑、开辟市场营销,逐步形成了“园区(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基地+贫困户”和“互联网+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的产业发展格局。昔日农民房前屋后不起眼的黄菇娘,如今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豆子”。

  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产业

  大安市太山镇聚宝村因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黄菇娘质量高、口感好。

  2011年聚宝村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租赁土地集中连片发展大棚种植黄菇娘,建设黄菇娘种植园区。合作社以典型带动、效益拉动的方式,吸引周边村屯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不断扩大大棚种植规模,2018年,合作社大棚总数达到1052栋,黄菇娘种植面积达到1800亩,实现产值950万元。

  大安市因势利导,大力宣传聚宝村黄菇娘种植经验,促进农民种植黄菇娘开展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开发种植。2018年有226个合作社参与黄菇娘生产,建设黄菇娘生产基地12个。2018年,大安市黄菇娘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好政策助力产业快速发展

  “七八月份是大田黄菇娘的集中上市期。但大棚种植的黄菇娘可以提前到6月份上市,别小看提前的这一个月,价格却提升了好几倍。大安市种植黄菇娘效益好,主要是采取大棚种植提早上市。”大安市月亮泡镇副镇长杜海涛说。

  起初,大棚种植黄菇娘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为此,大安市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大棚种植,为集中建设10栋以上大棚的农户每亩补贴4000元,并在大棚水电路的配套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大安市为二星、三星贫困户发展大棚生产补贴资金,还组织多个农业技术指导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大棚种植黄菇娘技术。

  截至2018年底,大安市贫困户累计发展大棚1984栋,其中种植黄菇娘大棚1420栋,2019年新建了以大岗子镇等为代表的棚膜经济园区3个,大力发展大棚种植黄菇娘,每栋大棚年实现收益5000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拓宽致富之路

  除发展黄菇娘种植产业外,大安市很多乡镇通过黄菇娘发展休闲农业和加工业,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并通过创建品牌,用品牌闯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太山镇镇长苏凤国指着身后的数十栋大棚对记者说:“这些大棚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扶贫采摘园,大棚里的黄菇娘一上市,这里便挤满了前来采摘的游客。采摘园不仅每年为全镇贫困户分红几十万元,还拉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大安市近3000名贫困劳动力到菇娘种植大棚参与采摘菇娘、田间管理等方面工作,每天收入150元左右。

  大安市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黄菇娘加工业,菇娘饮料、菇娘罐头生产线等一系列加工产业在当地落户。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在知名电商平台上开设“特色中国大安馆”,销售黄菇娘,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之路。

  2019年大安市黄菇娘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15000吨,实现产值2亿元,带动2000户贫困户增收。其中参加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有1100余户,自建自营贫困户近900户,参与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