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践行生态理念 湿地润泽城市

  通化市扎实推进湿地修复治理保护工作

  近年来,通化市全面实施湿地修复治理工程,不断加大湿地科学治理力度,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的投入比重,湿地治理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结合国家生态县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目标要求,通化县坚持走“生态立县”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保护蝲蛄河为主线,在全县各乡镇小流域实施“堤前压柳”工程,推出以植物种植修复生态环境的举措。从2011年至2017年,通化县共投资1952.4万元,完成“堤前压柳”1301.626公里,使生态土壤得到有效修复。同时,大力推进水生态护岸工程建设,对小流域河道原有生态功能开展修复治理,使河床、岸坡侵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成效显著,防洪功能整体提高。经过治理后,通化县内各小流域河湖均未发生洪涝灾害,重点流域河水水质持续向好,为促进湿地保护,推动县域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结合湿地保护工作特点,通化市积极构建哈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建设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湿地污染控制及恢复与治理。重点推进市域内11.6万公顷湿地的保护,着力开展退耕还湿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哈泥河流域中下游2万亩耕地退耕还湿项目,并以鸭绿江、浑江和辉发河三大水系水源地及其支流为重点区域,实施流域湿地生态补水工程,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和基本功能,使湿地修复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合理推进湿地治理项目建设,实施了浑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整治项目、金厂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等,使湿地保护性功能得到有效修复;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通化县光华镇人工湿地,将镇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通过沉淀、过滤、降解方式进行处理。截至目前,各县市区累计建设乡镇河口人工湿地20余处,有效解决了乡镇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提升了湿地保护与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王忠先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