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最近,细心的市民已经发现长春的昼夜温差变大,尽管白天天气闷热,但是夜晚也逐渐开始凉了。8月7日,迎来了今年的立秋时节,长春市最高气温28℃,秋高气爽的日子就要来了,送夏迎秋,市民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什么是立秋?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秋,即禾与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丰收的季节;此时梧桐树开始落叶,故“落一叶而知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天气如何?

  长春气象台8月6日下午发布短期天气预报,8月7日白天,多云,偏北风2级-3级。8月7日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8月8日夜间到8月9日白天,多云转雷阵雨。

  长春市区8月7日最低气温: 18℃,最高气温: 28℃。

  空气质量2级,良,首要污染物为O3。

  立秋有什么民俗?

  1.祭祀、蓐收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2.贴秋膘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并且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3.煎香薷(rú)饮

  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前便纷纷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4.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5.吃饺子

  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立秋撞上三伏天

  养生谨防“秋老虎”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立秋注意润肺柔肝: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时易影响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预防秋燥症:预防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养起居: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来源:长春晚报 记者:孔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