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张国卿的革命军人证明书抗战老兵张国卿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老兵永远不老”

  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些幸存下来的老兵对生活没有丝毫抱怨,他们一次次从死神的指缝间艰难爬出,相比那些牺牲在战火中的战友们,他们觉得幸运。战争年代,老兵们为了心中的信仰,甘洒热血、勇往直前。他们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退伍返乡,他们的精神和情怀令后人景仰!

  在去临江采访的路上记者就想,这次一定要采访一下抗战老兵张瑞灵。因为去年年底,记者还看到他作为抗战老兵代表,和老伴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记者还专门用手机为他拍了一张照片呢!

  可是等我们来到临江市光荣院,却得知张瑞灵老人于几个月前去世了。我们只好采访了他的老伴王奶奶。王奶奶说起张老当兵打仗的事儿,不禁频频落泪。当年,日本人占领了长白山地区,天天进行大扫荡,实行“归屯”政策。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5岁那年,张瑞灵在长白山深处的20道沟参加了抗日联军,隶属于李红光抗联支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四保临江”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荣立1次大功3次小功,1955年冬,他带着30块大洋复员回到长白。但是其他关于张老从军的详情,就不知道了。

  在临江市花山镇花山村7社抗美援朝战士修士龙家,老人的儿子说,前几天父亲还有说有笑的,这几天突然病了,话也说不了,这岁数大了,真是病来如山倒。我们只好采访了他的儿子。在儿子眼中,父亲不是一名军人,而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老人在战争年代负过伤,至今背部的两处弹伤仍清晰可见。村里人不太了解他的戎马生涯,只知道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关于部队的事,他的儿子所知甚少,只听父亲说起过,给团长当过勤务兵,团长姓腾。在朝鲜时,战争非常残酷,由于美机轰炸,江水因有太多尸体,水都变红了。

  烽火已熄,记忆犹存。每位老兵的口述都承载了一段血泪往事和悲壮历史,更是我们民族不能忘却的记忆。“老兵永远不老”。对他们进行抢救性采访,用凝眸的镜头,定格那一段段峥嵘的岁月,用深情的笔墨,致敬那一位位平凡的英雄,就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一个老兵的经历是故事,一百个老兵的经历就是历史

  历史不容忘记!所有的老兵都对侵略者有刻骨的仇恨,正因国恨家仇,他们才毅然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洪流中。

  家住抚松县仙人桥镇的抗战老兵刘振玉,提起日本人的残暴,说着说着眼里就涌出了泪水,“日本人活埋了90多个咱们的老百姓,先推到坑里用土埋到脖子那儿,然后赶着牛马来回在上面走,把人活活踩死。他们还竟然把一个怀孕的女人钉在大门上,用刀把她的肚子给生生地剖开了……”

  家住浑江区新建街道园林社区的抗战老兵张奎俊,今年101岁了。提起入伍初衷,他情绪激动地说:“那时日本侵略中国,实行‘三光’政策,中国人哪有活路啊。我奶奶被日本人的飞机炸伤后不幸去世,我爹73岁了,硬是被日本人活活打死。”1936年,年仅16岁的张奎俊怀着国恨家仇,在山东泰安入伍,成为抗日义勇军1团3营12连一名战士。

  长白县二十一道沟的抗战老兵李振夏,如今已经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抗战期间他当通讯兵,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一次突围到了日军的炮楼下,日军的机关枪从上面往下扫射,子弹就在眼前划过,鞋底都被打成了两截,人却毫发无损。还有一次传送紧急情报途中,他从飞驰的马背上重重摔下,右肩和胯部摔成重伤,至今旧伤仍常常发作。复员时国家给他补贴了300公斤小麦,他却背着家人把小麦退了回去,当时他就一个想法,自己有手有脚,不需要国家补助。今天,老人仍然在山村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家住长白县十四道沟镇的抗战老兵英若富,今年96岁了,由于身体原因,语言表达并不流利,记忆有所模糊,但是那段峥嵘岁月却永远定格在他的记忆里。那天,我们到他家采访,当问他有没有什么困难需求时,他说,没有什么困难,当年和我一起抗日的7个小伙伴,他们没有等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只有我一个人活了下来,还有什么可求的?说到这里,老人眼角的泪水已经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听老兵讲述那段艰苦岁月,我们庆幸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更应该永远铭记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老兵乔友林说,当年在湖南的战斗环境异常艰苦,由于连续战斗,战士们好多天不脱衣服,帽子都长毛了,脚被泡的冒脓了,与鞋子粘在了一起,但仍然坚持战斗。抗美援朝老兵孙成和说,那时候战士们的大饼子冻得梆硬的,咬一口,抓把雪就吃了。哪有睡觉的地方,有时枕着尸体都能睡着。老兵张国卿说,志愿军战士们挖地里的蚂蚱菜,用咸盐拌一拌,就算是一顿饭。这种野菜不消化,很难吃,可就这也不常有……

  “我们不怕死,只是怕被遗忘。”老兵的感慨,怎能不让我们深思。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国家强盛,为了子孙自由,他们心甘情愿抛头颅、洒热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当年经历金戈铁马的年轻军人,现在都成了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记忆不清、行动不便,弯着腰、驼着背、拄着拐杖,甚至需要有人搀扶。然而,正是这些弯曲的腰背,同人民军队一道,挺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回望历史,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一支军队,还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支撑,必然走向消亡!一个遗忘英雄的民族和国家,将来也必然被英雄所遗忘!

  英雄是一面旗帜。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1949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参加开国大典时感慨万千,挥笔题词:“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

  此刻,让我们再次给英雄们深情地敬礼!致敬最可爱的人,八一建军节快乐!

  (来源:吉林日报 周树广 姜鹏雷 记者王春宝 摄影:武光洵 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