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从城市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他们挺身而出,战斗在岗位的最前沿。近日,记者踏访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感受这里一线“战士”的共同心声。

  2月10日,星期一,晴,气温零下13℃。

  上午9时30分,我们来到长春净月高新区,计划用一天的时间,踏访这里的城市社区和乡镇村屯,多层面采访疫情防控情况。

  防控前线的“侦察兵”

  在净月高新区宣传部干事的陪同下,我们先来到区疾控中心,找到了李孟。

  李孟是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机动小组的普通一员。

  因连续熬夜,体态纤弱的李孟面露倦容。她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一次消杀任务:

  2月6日,晚10时。

  背着10公斤重的消毒设备,李孟站在一栋楼前,透过满是水汽的护目镜,使劲把头往后仰,看了看楼房的最顶层。

  “‘叮咚’……35层到了。”电梯语音提示响起,李孟睁开困顿的双眼,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电梯。

  两个小时前,疫情防控机动小组接到电话,在辖区内一栋高层民宅发现疑似病例,需立刻进行消杀工作。

  “我去吧!”刚从“战场”上完成消杀任务的李孟,放下泡好的方便面,拎起了喷雾器。

  此时,她已经一天一宿没有好好休息了。跟她并肩作战的“姐妹们”也同样疲惫不堪。

  房门、走廊、电梯、楼梯扶手……李孟从顶层开始消杀,确保不留一处死角。

  “实在是太闷了!”一个半小时后,李孟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身体几近虚脱。一阵寒风吹过,她打了一个哆嗦……

  李孟给我们讲述的同时,她所处的办公室内,两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两位姐妹正紧张地忙碌着。

  “请问您哪里不舒服,有什么症状?”“收到!我们马上派车将人送去留观站,请您再说一遍详细地址。”……

  房间另一角有两张简易单人床,半躺着3位“全副武装”的女孩。声音嘈杂,她们还是睡着了,但仍处于一种待战的状态。

  检测样本、开展调查、楼道消杀、防控指导……疫情在哪里,这些年轻的姑娘们就冲向哪里,她们就是战场上的“侦察兵”。

  “真是心疼这些孩子们,但作为疾控人,责无旁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民说。

  甘当群众的“出气筒”

  上午10时30分,我们来到永兴街道中信社区。

  在中信城·浅山小区的入口,我们见到了中信社区党委书记聂黎黎。

  小区的门里侧,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正在进行消杀。

  在她身边,物业保安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登记信息、查看出入证……一辆没有出入证的外来车辆,缓缓后退,然后驶离小区。

  “物业管家们打电话,说没有拿到出入证的居民有些着急了。今儿天还没亮,我就到各个小区办这事儿。”聂黎黎的声音沙哑。

  社区制作的出入证按不同人群分红黄绿三种。“小小一张卡片,‘五脏俱全’,除了姓名、住址,还要有楼栋长的签名和物业公司、社区的盖章。”聂黎黎说,“这活儿琐碎,但一点马虎不得。有一点差错,对不起老百姓。”

  “吴楠,老张怎么样了?”看到网格长吴楠走过来,聂黎黎远远地问道。

  “没事了。又给他当了把‘出气筒’。”刚给居家隔离人员送完物资的网格长吴楠,甩了甩有些发麻的胳膊,笑着回应说。

  吴楠告诉记者,自己负责的网格内有80人正在居家隔离,每天帮居民采购成了雷打不动的一项工作。“居民在家自行隔离,难免会有些情绪波动,这时候我们既要当好‘知心大姐’,又要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有物业的封闭式小区只要把住小区出入口,疫情防控就有了基本保障,但对弃管小区怎么办?

  净月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冯国君想出一个“笨”方法——建简易围墙,只留一个出入口,进行封闭式管理。“现在,街道的6个弃管小区全部实现了封闭式管理,居民也非常理解和支持。”冯国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