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一幅恬淡闲适、整洁有序的农家生活场景扑面而来,高高的朝鲜族特色牌楼、整齐洁净的农家院,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民居,凸显出水南村的“水墨风”。

  去年以来,图们市着力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和模式,开启了农村“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及“村容村貌革命”,打造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图们样板”。

  统筹协调 全力推进

  对比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无疑是一块短板。

  整修院落、粉刷墙壁、绿化街道、安装路灯、铺设下水管网……这些正是图们市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项惠民工程。

  2018年3月29日,省政府专题会议提出,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期待,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8年,图们市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保障,同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充分结合,统筹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发生显著提升,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10月,图们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图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方案》,明确3年完成4个镇、5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及县市域城乡建设规划、村庄规划任务,围绕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析,切实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有了行动方案,接下来就是怎么“干”。他们先是着眼解决“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来”的问题,坚持资金统筹,整合政策资源,构建起多渠道投入保障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瓶颈在资金。他们采取“整村提升争取一些、涉农资金整合一些、地方财力配套一些、东西协作支持一些”的办法,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等专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图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资金总额4.4亿元,主要用于建设42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收储运体系、生活污水管网铺设以及厕所改造等。全市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观,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经过一年的整治,图们市将过去破旧的小村庄打造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

  统一规划 探索新路

  在农村,生活污水一直是影响村容整洁和村民健康、污染环境的重要源头之一。想要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排水、污水处理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

  图们市结合各村地形地貌、人口密集程度,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建设一套相对完备的农村给排水地下管网。这是一项并不“光鲜”的工程,大部分工作和成绩都“深埋地下”。

  他们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给排水管网进行整体设计,坚持高标准施工,排水管采用寿命50年的钢带螺纹波纹管并深埋至地下2.2米,每隔30米设一个检查井,彻底解决冬季管道冻害和日常检修维护问题。

  截至目前,图们市已有32个村开工建设,铺设完成给水管网9万多米,污水管网13万余米。计划用3年时间,重点改造排水管网26.3千米,配套建设污水井1万余座,蓄污池174个、小型污水处理站53个。逐步连线成面,织就农村污水处理“一张网”。同时,将污水排放与设施农业和综合利用相结合,在有条件的排放口配套建设收储池、湿地景观池、鱼塘等,变废为宝,助力有机农业发展。

  石岘镇河北村2018年7月以来投资1500万元,全部用于建设覆盖全村的给排水管网铺设及农厕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铺设完成给排水管网4000余延长米,建设完成小型污水处理终端1座,改造厕所103户,占全村户数的72%。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河北村坚持旱厕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协同推进。管线深埋地下2.2米,小型污水处理终端水处理排放达到1级B类标准;为克服高寒低温,调节池设计了电加热装置,彻底解决冬季冻害和检修维护问题。

  “农村有了下水,和城里一样了,住着顺心,城里人也愿意来村里旅游。”74岁的皮仁善对改造后的村貌相当满意。如今厕所也修到了室内,自家更是做起了民宿,充满朝鲜族风情的房间,吸引了不少游客入住。

  因地制宜 整体提升

  水南村是典型的朝鲜族聚居村,朝鲜族的文化、传统保存比较完整。在过去,村里的泥草房破落衰败,乡间道路坑洼泥泞。近年来,水南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为主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自2016年以来,水南村建成900平方米的民俗广场、朝鲜族传统民俗展览馆、朝鲜族土窑房样品,以及3个旅游接待中心;建成水南村“凤梧洞抗日斗争战绩遗址”,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阵地,2018年仅接待研学旅行学生就有8000余人。

  发展旅游,厕所改革迫在眉睫。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注重从实际出发,他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政府补贴建设,实行点单式服务,农民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集成箱体式、隔断式室内卫生间并实施改造,与污水管网改造同步推进,充分调动了农户参与积极性。村民李永录家的卫生间和浴室就修在了火炕的北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借助室内和火炕的温度还能防止冬季冻害。

  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改厕1800户,占全市农村住户的75%以上,实现了固体、液体废物同步处理,有效破解了农村室内卫生间使用率低、传统旱厕清掏转运难等问题。水南村建好的污水管网,直接接入市开发区市政管网一并处理。

  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上,他们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市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实现了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见证了水南村“蝶变”的村支书罗哲龙坦言,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整体上都有了一个大飞跃,干净整洁的环境又进一步带动了村里的民宿旅游,进入良性循环。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张力军 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