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蛟河市广袤的田野上呈现一片片新绿——玉米苗茁壮成长,水稻秧亭亭玉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该市播种粮食作物170万亩,完成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00%。

  今年春耕生产胜利完成,只是蛟河市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蛟河市着力兴产业、美环境、树乡风、强治理、促脱贫,努力编织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兴产业 着力发展特色农业

  走进新站镇,曾经泥泞的小路陆续得到硬化,河岸砌起石墙,村与村间建起水泥路……这样的转变在蛟河随处可见。为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抗灾能力强、高产稳产的耕地,2019年度,蛟河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43万元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建设机耕路7818米,管、涵、桥514座,河道护岸12106米,渠道衬砌7697米,输电线路500米。

  在发展养殖业方面,蛟河市鼓励引导养殖户增养补栏,落实养殖业保险、生猪规模场贷款贴息等惠牧政策,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截至4月末,蛟河市生猪饲养量达14万头,肉牛饲养量达12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60万只,梅花鹿饲养量达1.2万只。2月疫情期间,在畜牧大镇天北镇,肉鸡出栏时运输出现困难,镇党委、政府专门研究,制订全程防控、全程跟踪措施,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正常销售。

  此外,蛟河市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06家,家庭农场达到786家。他们还积极申报农业产业项目,争创了白石山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申报了乡村振兴农业领域补短板项目,争取了天北农田灾后重建项目,上争农业项目资金3500万元。

  美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走在庆岭镇柳树沟村北柳树沟屯的水泥路上,乡村小路两侧绿意盎然,由珍珠绣线菊、小叶丁香、榆叶梅等组成的绿篱令人赏心悦目。4月20日至5月17日,蛟河市在庆岭镇、漂河镇、前进乡、松江镇,投资108.58万元,栽植了9200米绿篱,打造2处景观点,乡村变得像画一般。

  除了打造怡人景色,他们持续开展的村庄清洁行动、“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

  农村户用厕所改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程,都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蛟河市已整合资金8959万元,计划在新站镇朝阳沟村等11个村屯铺设沥青路、修砌石边沟、增设路灯、栽种花木,建设14个项目,全力推进“一十百千”工程建设。项目预计9月竣工,届时,乡村生态宜居的画卷将再添一抹亮色。

  树乡风 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门忠新、王丽萍、单海玲、薛淑兰……他们是“蛟河之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评选出来的“好公婆”“好媳妇”。这些农村群众身边先进典型的树立,对融洽婆媳关系、改善邻里关系、营造和谐乡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蛟河市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在各乡镇街、村屯利用文化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建立完善好人榜、功德榜,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贫困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提升工程;在农村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站点工作,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促进乡村文明。

  强治理 提升基层组织建设

  4月,漂河镇横道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孙希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开始在漂河镇党办挂职锻炼,参与党办的各项工作。通过挂职锻炼,孙希来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党建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了,同时也带动提升了横道子村党支部各项党建业务工作。

  目前,像孙希来这样在乡镇街挂职锻炼的村干部或后备干部共有20余人。这种蛟河市为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促脱贫 提高乡村民生保障

  新站镇65岁的贫困户陈丽霞患有尿毒症,每周需要做3次透析,医疗费用很高。“一人一策”的帮扶措施,让陈丽霞心里有底了,脱贫有希望了。目前,蛟河实施“一人一策”,为438户885人未脱贫户量身制定了脱贫措施,确定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对一”包保,确保贫困户脱贫。

  除了“一人一策”,蛟河坚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实施4个整市推进项目,同时抓整镇整村产业推进项目66个。3月,蛟河市政府与吉林黑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蛟河市政府投资650万元,该公司每年将55.25万元收益用于带动蛟河市438户未脱贫贫困户脱贫摘帽。

  他们还突出扶志导向,持续开展“五星”创建、四小工程、家居环境改善、爱心超市、扶贫车间、村级公益岗位开发等活动,以确保实现贫困户长久稳定脱贫。

  现如今,蛟河大地万物竞茂,在红叶之城希望的田野上,正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来源:江城日报 记者: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