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在论坛上进行“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案例发布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在论坛上进行“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案例发布

  5月8日,作为2021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之一,以“协同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为主题的乡村振兴与农业品牌建设论坛,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在论坛上进行“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案例发布,全面介绍吉林粮食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吉林省立足粮食资源优势,以吉林大米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吉林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经初步实现“好米”变“名米”第一阶段目标,正朝着“名米”卖“好价”第二阶段目标奋进。对照品牌建设之初,吉林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近100万亩;企业自有基地面积从130万亩增加到3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中高端大米产量由9亿斤增加到20亿斤;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增长了25%。2016年以来,吉林水稻市场平均收购价始终高出国家最低保护价0.10元/斤左右,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吉林大米连续两年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榜首,并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成为吉林农业“第一品牌”,闪亮的“白金名片”。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在论坛上进行“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案例发布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长城在论坛上进行“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案例发布

  品牌引领,提升品质树形象

  吉林以塑造吉林大米核心区域公用品牌为先导,整合业内资源,挖掘稻作文化,瞄准目标市场,合力推动发展,实施“吉林大米+”战略,整合省内优质区域品牌、重点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制定“吉林大米”统一标识,形成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的品牌融合格局;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准入退出机制,展示区位优势,推介特色产品,形成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合力;突出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场定位,围绕吉林大米稻作文化、品质特征,在全国30多个城市开展了100多场宣传推介活动,创新开展吉林大米云推介,通过“云集市”、“云课堂”、“云展馆”等方式,使吉林大米“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品牌符号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