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全力推动服务业“四提升”“三转变”

  长春: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138个投资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2761.8亿元,这些项目清晰地勾勒出“十四五”时期长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长春市加快推动一汽物流长春智慧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项目,钜城国际、中铁东北亚博览城等现代商贸项目,长春国际影都、恒大水世界等文化旅游项目,移动5G基站、5G数字影视产业基地等信息服务业项目,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韩国际贸易产业孵化中心、长春智能网联示范区等科技服务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系列重大项目的加快实施,成为长春市出台《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落实省服务业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业强市的重要抓手。

  “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统筹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促进服务业规模壮大、速度提升、质量优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产业服务化和服务产业化,为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力争实现“四提升”“三转变”,基本建成国家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四提升”——

  规模提升。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0户。

  质量提升。软件信息、研发设计、影视文创、数字应用等新兴行业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行业2个百分点以上,围绕传统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到2025年力争达到60%。

  贡献提升。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催生新行业、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增量。到202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0%左右。服务业税收占市本级税收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70%左右。

  功能提升。充分释放现代服务业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和“四大板块”建设中的主体支撑作用。到2025年,长春国际影都板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90%,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板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60%,长春国际汽车城、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板块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四大板块”平均增速。

  “三转变”——

  产业形态由城市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变,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体系。

  驱动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发展路径由长春制造向长春“智”造和长春服务转变,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

  以“四提升”“三转变”为目标,长春市将立足长春特色优势,重点发展产业融合型、数字赋能型、文旅带动型、都市集聚型服务业,将长春市打造成为产业融合高地、数字经济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区域消费中心,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产业融合型服务业——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汽车服务业、科创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通过产业、技术、要素的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集聚新动能,打造“产业融合高地”。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5%左右。

  数字赋能型服务业——以长春国际影都为重点,发展数字金融、软件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打造“数字经济强市”。到20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0%,对服务业渗透率超过40%。

  文旅带动型服务业——以长春国际影都、各城区为重点,突出文化引领和旅游带动作用,打好“冰雪”和“避暑”两张牌,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到2025年,全年来长旅游人数力争突破1.5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3000亿元,会展及相关产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长春市将突出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作用,持续推进“专班抓项目”,发挥服务业专班促进作用,推动各类服务业重大项目加快落位、加速建设。以实施新基建“761”工程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市承载力提升到万亿级水平。

  目前,长春市正聚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政策供给,加快在土地供应、财政扶持、金融支持、人才培养、交通运输等要素支持上实现突破。

  长春市将进一步完善企业成长、创新融合、集聚发展等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加快建成国家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来源:长春日报 记者:杨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