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记榆树市育民乡保田村第一书记张喜武

  第一次见张喜武,是在榆树火车站出站口,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常年在田间劳作晒出来的小麦色皮肤,一瞧就是个典型的东北大汉。

  2018年初,他入村开展扶贫工作,面对保田村这个省级贫困村,张喜武通过走访入户调查,将目光聚焦在抓党建、上项目、惠民生、谋增收、促保障、志智双扶上,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保田村的精准扶贫之路。

  “张书记,来个瓜解渴啊!”“去我家坐坐吧,外头太热。”“您啥时候还直播啊,我这鸡蛋又攒老些了。”……走进保田村,村民们就将张喜武围住、拉着他唠家常,这个城里来的机关干部,早已融入保田村这个大家庭。

  “张书记不但帮我们脱贫,还教我们怎么致富,这日子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好。”说起自己的“苦日子”变“富日子”,贫困户王珍的话匣子打开了。

  “过去,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家4口租房子住了好几年。如今,在张书记的协调下,我们只掏了两万元就住上了88平方米的新房子,其余费用都是政府帮着解决的。”2000只大鹅、700只小鸡在王珍家院里悠闲地散着步,“5个多月就能出栏,今年收入最低也能有三四万元。”王珍笑得合不拢嘴。

  以增收为手段,近年来保田村贫困群众自主致富形成常态化。驻村工作队为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协调启动资金,并帮助选购种蛋、指导使用孵化箱、讲授防疫知识、协调喂养饲料。与此同时,张喜武积极参加“第一书记代言”、农博会、创博会、雪博会等活动,全力宣传推介村里特色农副产品。今年“五一”,他又带着产品走进了省第一书记协会直播间,“每卖出一只家鸡,贫困户可收入50元;每卖出一只大鹅,贫困户可收入70元。看着他们的腰包鼓起来,我的工作就没白做。”张喜武说。

  为使贫困户收入来源多样,避免“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2018年初,保田村以第一书记工作经费为运营资本,租用2.5亩土地开展香瓜种植项目,在当年旱情严重、利润不高的情况下,仍使20户贫困户得到5200元分红。

  从几个贫困户家出来,张喜武又带着记者前往保田村黄牛养殖基地。“我们之前申请了50万元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在村里开展黄牛养殖项目,并投入两家包保单位办公结余经费共计30万元,用于修建牛舍及购买黄牛。挂靠保利黄牛养殖厂,收益用作贫困户分红。”张喜武告诉记者,2017年,黄牛养殖项目为贫困户分红3万元,2018年分红4万元(另有两万元留作机动资金备用),2019年分红7万元。目前,黄牛养殖项目运行良好,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2018年末,考虑到贫困户致贫原因、生活水平及劳动能力等因素,驻村工作队与局党组、乡党委、扶贫部门沟通,创造性制定了差异化分红方案,通过差异化分红,在普惠中体现精准。”

  如今,保田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们更是走上了多元化的致富道路。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张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