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民者,行于民事;亲民者,近于民心。满足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长春新区的奋斗目标。

  开发就业岗位10000个,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对千余户城乡分类施保家庭、近292人特困供养人员发放生活补助金61余万元;开通运营北湖4号线和高新4号线,补齐交通短板;98个封闭式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全覆盖;正德、崇文、启源等学校投入使用;新打造6个农家书屋,新增全民体育健身路径10条……翻开2021年长春新区的“民生答卷”,每一项民生工程的暖心变化都见证着新区群众持续攀升的幸福指数。

  民生实事,件件关乎民生。2021年,长春新区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2021年建设幸福新区行动计划》确定的8个方面58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抓,交出了一份温暖的答卷。

  截至2021年年末,长春新区《2021年幸福新区行动计划》58项工作中除8项跨年项目正在按序推进,其它50项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新区群众的“获得感”、民生的“升级版”,稳稳托起了长春新区这座魅力之城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过去一年,长春新区突出就业优先,先后组织各类招聘活动51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576人;开展“送岗进村屯”“就业大篷车”等专场招聘会9场,安置被征地农民928人;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20余人次,近千名残疾人参加素质培训,为3000余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110余名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3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巡视关爱服务;投入资金180.7万元为160名政府安置工作退出现役的士兵补缴社会保险,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开展适应性技能培训,促进自主就业创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长春新区在伊通河北北段综合治理中把防洪改造与水生态治理、环境整体提升和绿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饮水工程,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完成长鲍公路桥主体工程,实现北远达大街以东部分区域内主线通车;启动建设北湖开发区鑫盛大路公交场站建设,补齐新区交通短板;北湖湿地公园和清泉湖景区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为群众提供休闲好去处;北湖开发区22条街路实施绿化工程,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环境整洁干净、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过去一年,长春新区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启动奋进乡、西营城街道2个乡(街)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乡(街)信访、司法、法律资源,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同时实行联合办公;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实施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预约服务等制度保障,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将高龄老人津贴申领等特殊事项全部进驻长春市网上办事大厅;招生政策、学区查询实现“掌上办”;“互联网+公安”现24小时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驾驶证违法查询等便民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过去一年,新区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国家计划生育两项奖扶资金发放率达100%、惠及5562人;开展“全民阅读”、文艺汇演等文化惠民活动130场;新打造6个农家书屋,提升改造农村文化小广场6个,新增全民体育健身路径10条,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健身休闲娱乐场所;加快发展文教卫体事业,打造和谐普惠新区。同时,新区累计认定普惠幼儿园19个,不断满足区内居民入托需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多来,长春新区连续实施幸福新区行动计划,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群众落实320项民生实事,让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民生答卷。

  (来源:长春新区新闻中心)